上一次读《皮囊》已是一年前了,当时还剩一半的时候,在周六的一整个早上就把它读完了。当时在宿舍里,边抽泣边看完的,因为书中挺多细节能够戳中心底的。
其实上次看完的时候,也做了记录和一些感想的。但是上几个月,U盘坏掉了,里面的东西都没有了,为此还伤心了很久呢。没有,旧的不去,新的回忆不来嘛。那就再读一遍。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作者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体现一个福建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作者通过本书,与读者分享其对三大现代人共通命题的思考,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面对的问题——亲人的生老病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故乡与远方的选择。
01
书中的前四章讲的是『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都是围绕着自己的阿太、母亲、父亲而写的。描述的文字很平淡,就像在讲故事一样,但就是因为这样,才使得这故事更具有烟火气,更像是生活。
描写阿太的篇幅不长,但看得出来她活得通透。阿太就好像是做什么事情都事不关己的样子,倒是我们身边这群人在担心着呢。就像这么一个老人,活得都比我们要好呢。
在父亲生病、我需要学费的情况下,母亲固执地坚持着,要盖房。其实母亲也一直很辛苦的,为了她心里的一点点执念才会坚持盖房子的,有时候,人活着就是为了那一口气。在父亲去世以后,母亲便有了个神明的朋友,为了父亲而奔波。其实我们都知道,那是一种迷信,但是为了求得心里的一点点慰藉,母亲四处奔波,最后才放下心来。
父亲生病以后,多次倔强地想要重新站起来,在刮台风的时候也要出门锻炼。后来他不在假装坚强了,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活着,其实也挺好的。
02
『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都是描写他身边的人,那些从他的世界路过的人们。那个一直被家乡人唾弃的张美丽,最后还是选择了自杀。老家的阿小和香港阿小,最终活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被誉为“天才”的文展,最终“无处安身”。厚朴(hope)最终也是,唉。
从这些平凡的人们身上,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身上可能也会有相同的小毛病,我们是否会和他们选择同一个方向,还是活出不一样的色彩呢。
03
在最后这里,都是描写有关人生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东西。
摘抄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那结局是注定的,生活中很多事情,该来的会来,不以这个形式,就会以那样的形式。但把事情简单归咎于我们无能为力的某个点,会让我们的内心可以稍微自我安慰一下。
✍我要告诉你的是,困惑、一时找不到未来的大目标这很正常,没有几个人能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做好眼前的一件件事情就可以了。
✍在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这个城市里的很多人都长得像蚂蚁:巨大的脑袋装着一个个庞大的梦想,用和这个梦想不匹配的瘦小身躯扛着,到处奔走在一个个尝试里。而我也在不自觉中成为了其中一员。
✍我,或许许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最容易掩饰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责任。
✍或许,生活就是张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它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且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更多精彩片段,可以关注公众号 “ liu时光 ” 哦,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