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现在的学生主动的了解并理解、敬佩鲁迅?
时代真是不同了——鲁迅的时代和现在青年的时代。有时候讲课真不是就讲课文就好了,尤其是讲到“鲁迅专刊”这个单元,对人物的了解远胜于对课文的理解。
真想让学生喜欢上鲁迅这个人物,在那特殊的年代,一支笔,他用他的思想拯救了多少人,唤醒了多少人,中国的新鲜血液都是他注入的。
毛泽东都称他为“中华新文化的方向”。
还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想想那个时代“麻木”可能就像现在新出的网络词汇,因为新中国未成立之前,“爱国意识”并不普遍。很多人只想到自己的眼下,并没有想到整个大局。就像《青岛往事》这部电视剧,青岛被德国和日本先后占领,我们的领土被别的国家占着,他们吃香喝辣,我们还在解决温饱问题。他们骑到我们头上,我们毫无反击之力。
然而,思想的改变是伟大的,有一个人的改变,就有一群人的改变。“爱国意识”也在渐渐蔓延,那种捍卫国家尊严的意识陡然崛起,一发不可收拾。“抛头颅,洒热血。”那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枪杆子,笔杆子一起上场,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自己。
鲁迅那时期有太多杰出人物了,鲁迅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写出了太多人的心声,读懂鲁迅,不仅是了解鲁迅,更是了解那个时代,体会那样震撼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