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标题约摸是这样的:你口中的生活就是你真实的生活。记得当年看完后震动还是蛮大的。原来我们说的话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啊。
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嘴里念叨的是“太讨厌了”“太糟糕了”“气死我了”,那说明他的生活状态或许真的很“讨厌”“糟糕”让人生气。可是,这样的生活又是怎么来的呢?是他自己创造的啊。
言语是内部意识的产物,特别是那些口头禅和自言自语之类的无意识话语,它们代表着的是潜意识的状态。简单说来,你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说。而说出口的话,并不是泼出去的水,从此与自己无关了。反而会像回声一般,将效果弹回自己身上,强化之前的想法。更重要的后果是,你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而做的结果,就是你的生活。
所以,引起抱怨的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如果反复念叨,结果会让自己一遍又一遍强化消极情绪,进而自己的行为也会开始践行如此想法。于是,你会变得越来越提不起劲,然后事情越来越做不好,然后抱怨也越来越多,然后,当然是愈发没有干劲。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同理,如果你口中的言语是更积极的,比如“太棒了”“没问题”“都会好起来的”,结果便是正循环。
在社会心理学看来,这种现象是行为对态度的影响造成的。
一般说到态度,或许会认为那是更为内化的东西。这样的认识没错,但不准确。态度ABC理论向我们展示了态度的三个维度,即:情感(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cognition)。由此可知,外显行为也与态度有关,二者互相支持。
态度会影响行为,这个好理解。但在生活中又会有一些特殊情况,让人觉得态度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行为。比如,都知道运动有益身体健康,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锻炼;都知道吸烟有碍身体健康,但烟民们仍然一支接一支,不亦乐乎。知道,似乎不代表能够做到。
态度和行为都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才能促成的。所以要通过态度预测行为,那首先需要将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同时,若态度与要预测的行为是紧密相关的,且态度是强有力的,那么预测结果将更准确。
重点说说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能够很好地说明问题——斯坦福监狱模拟实验。研究者将志愿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扮演囚犯,一部分扮演狱警,让他们按照规矩体验监狱中的生活。结果,扮演者不久便进入自己的角色,言行出现变化。狱警开始贬损囚犯,并且制定残酷规则;而囚犯们则或反抗或消沉,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分不清现实和角色。
我们的角色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当我们身处的社会角色要求我们做一些事情时,或许刚开始会不习惯,但慢慢就会适应。事情越做越熟练,而且心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大家应该都有过体会。当离开校园进入职场时,我们要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刚开始都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可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渐渐习惯,然后变成一根“老油条”。
更进一步的,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会慢慢从自己的新身份出发去重新解释世界。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见识也越广,见解也越通透。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某人向你提出一个简单的小要求,你很可能答应。之后他再继续向你提出一些更进一步的要求,你会更容易就答应。而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居然答应了一个在最开始时自己肯定会拒绝的要求。这样一步一步地让对方跟着自己走并最终达到目的的过程,很像爬楼梯,对吧?所以这个现象也被成为登门槛现象。
这一效应经常被商家利用。他们只需要想办法在最开始让消费者说“是”,就能更容易地将结果诱导到自己想要的地方。用一个小承诺,带来大承诺。销售人员可以通过购买协议的选项来对顾客进行诱导,甚至只是让顾客自己动手填写购买合约,都能让他们强化自己的购买意向。
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启示,或许应该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邪恶的行为也好,道德的行为也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偷小摸会为大贪婪提供可能性,随手助人也能孕育真正大善。从小处进行自我监督,并不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所以,请重视自己的所言所行吧,它们也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会塑造现在的你,以及将来的你。而一旦有所行动,思维也会跟上,改变便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