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犬》[哥伦比亚]皮拉尔·金塔纳,南海出版公司,豆瓣7.9分,个人推荐8.0分
故事梗概如下,达玛丽斯要走埃罗迪亚夫人那窝小狗中唯一的小母狗。她非常疼爱那只小母狗,甚至不愿意和家里的三只大狗一同生活。她也害怕丈夫罗赫略偶尔趁着狗狗吃饭时站在它们身后抽打它们。
她给小母狗取名绮里。那本就是给女儿取的名字。他俩40岁还没有孩子,达玛丽斯一直想要个自己的孩子,喝过巫师给的药、动过“大手术”,孩子还是没有动静。
达玛丽斯和罗赫略为罗莎夫人看家时,在海边玩耍的小尼古拉斯被大海卷走了。达玛丽斯一直很自责,舅舅为此还抽了她小腿34下,绮里的到来看似能够安抚达玛丽斯脆弱不堪的生活,事实上,怀着孕的绮里一次次出走,达玛丽斯不顾危险去密林,只会让她一次次失望。
绮里回来的时候怀孕了,对于达玛丽斯来讲是接受不了的,达玛丽斯眼里的“女儿”绮里怀孕了,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背叛。绮里吃掉了一只自己的孩子,她像是习惯了达玛丽斯的溺爱。更加放肆地又一次逃离。跑回来怀孕,生完孩子就走。
最终,被送走的绮里咬碎小尼古拉斯房间里的《森林王子》主题窗帘后,达玛丽斯的情绪达到了一次爆发,亲手结束了这个自己给予希望的“女儿”,亲手把成为母亲的希望变成绝望,只有毁灭。
“遗忘就像一个人将自己身上的外壳一件件剥下。”
《雌犬》所展示的问题一直在透漏着一种锋锐,直接指向了父权社会下,女性的生育压力和道德压力:来自达玛丽斯幻想中理想的母女关系投射在她与母狗绮里的关系里,随着母狗绮里怀孕和逃离成为了一个坏“母亲”,这与达玛丽斯盼望着的母亲形象——爱护和哺育小狗仔大相径庭,达玛丽斯感受到对母亲幻想的破灭和背叛。她亲手把失望的绮里送给了另一个女人。但绮里仍会回到达玛丽斯身边,并咬坏了小尼古拉斯的珍贵窗帘,这次达玛丽斯失态了,她亲手勒死了绮里。
金塔纳的立意很有意思,以一种冷静姿态在反串着一只母狗的经历和遭遇。很显然达玛丽斯是一位渴望成为“母亲”而不可得的女人,她是一个所谓的“坏”形象。在拉美文学中常见的是像达玛丽斯这样的一群“坏母亲”,当然更多的是在贫穷下绮里这样的“好母亲”。当身为女人的达玛丽斯处在一个只有母亲身份才能被认可的扭曲的社会环境里时,她所遭受的不只有压力,还有语言的暴力,精神上的不被认可,包括家庭认可和社会认可。
达玛丽斯曾无数次尝试受孕后失败,而母狗绮里则放肆挥霍着这种可贵的机会。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组对比关系,绮里满足了达玛丽斯对母女关系的想象,让她有了成为母亲的痛苦殊荣,在小尼古拉斯突然溺毙的时候就有过体验,后来才有了对绮里补偿性的冲动和爱护,这也来自于母性的自然流露。
当然这无法忽视的贫穷也是根源所在,是所有问题难以逃避的归结所在。达玛丽斯在丈夫和外人面前毫无存在感,不会生育是一根刺扎进了她的骨髓里,这种痛苦除了死亡无法缓解,她最无法忍受的是绮里身体里的野兽本能。她曾亲手抚养驯化的绮里,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安慰,或者说是社会尊严的补偿。
想想看,更加恐怖阴森的是那个女人只能生孩子的社会。
达玛丽斯的母性魔咒想野兽一样在啃食着她的人性,她生活的压抑与焦虑,都在刺激着她敏感的神经。达玛丽斯最终还是让内心野兽撕碎了暴力的外衣,也暗含了金塔纳对暴力更深地控诉。其实这个名字英文版就叫做《母狗》,讽刺意味十足。
对于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其实并不好读。越来越依赖翻译的世界,终究是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当然这可能是我近期不怎么去看这些书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母女关系,关于母亲身份的认同感,关于女性天然的身份压力,社会还是对着少数人友好的态势,我们需要更多的讽刺、挖苦、震惊、指责、同情、帮助、真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