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修炼记(二)

      今天在徒弟春燕的五(6)班去上《桂花雨》。

  在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时,发现学生有如下困难——

    1.抓不住重点,只能说出其中某个点;

    2.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照念原文中的句子;

    3.心里明白,却说不清楚。

    我用了如下办法,帮助学生逐步达标,很有效果。

  第一,多读,多人分享,集体判断,在比较中慢慢接近真相。

  第二,给出关联词,进行意义重组。比如,第一、二自然段,作者表达的有些含蓄,大家总概括不清楚。我给出关联词,虽然……但是,学生立刻恍然大悟,原来这两段写的是“虽然桂花树不好看,但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第三,寻找文中关键词语,再进行组合。比如,第三四自然段,我们先寻找了四个关键词语:台风、担心、桂花、盛开,再进行组合——桂花盛开,母亲最担心台风来。

第四,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直接给出答案,也能激励学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比如第六自然段——桂花收获了,全村香一年。学生一看我的示范,都开心地叫了起来。实在是太简洁,太准确了。

    经历了以上几个回合之后,学生似乎开窍了,接下来的几个内容的概括,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给学生足够支架,让他们努力一把,就能爬上去;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反复试错,最后的成功更有价值;毫不吝啬对他们的欣赏与鼓励,不打击,不贬低,点燃他们学习的欲望,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是需要教师自身有提前爬上去的能力,才能给学生搭起一架梯子,为他们向上攀登助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