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第一天的五一假期,心情贼好,即便窗外下着雨,一点也没有影响内心的愉悦。
因为年后回来自己做一日三餐,对自己做早餐似乎已有了些“小要求”,不再象以前一样,买两个肉包或者煮上一锅白粥就觉得是一顿了。
但一到放假就会犯懒癌,但有时内心斗争后还是会起来做,只是时间晚一些。
昨天早上起床,打了一锅豆浆,把冰箱里剩下的花卷和蛋饺蒸了,再顺带放在锅里煮了四个鸡蛋,家里唯一剩下的一个水果(苹果)分成两半,一顿早餐就这样被我拼凑了出来。
吃早餐的时候,我跟H先生说,家里已经没有再可以做早餐的食材了。人家也好说话,回应说:没事儿,那明天大家就喝牛奶,吃点家里剩下的饼干。
我极不赞同,但并没有说什么,毕竟这样,我也可以偷懒。
突然想起一句话,谁在乎谁改变。
确实如此,今早还没起床,便在想早上给大家吃点什么。去外面买肉包?肠粉?在起床那一刻,都被我否决掉,因为我已在脑子里把家里的东西“搜刮”了一遍。
第一件事先进厨房煮小米粥,因为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然后再去洗漱。回来后再到冰箱熟练地拿出各种食材,在小米粥刚好煮熟的时间点,我的一顿拼凑早餐也出炉了。
应该是H先生以为今早就象他所说的喝牛奶加饼干,当他看到这一小桌时,微笑里带着小惊讶:你怎么又能弄出这么一桌?
老大也表示了同样的惊讶。
我承认内心是有些小得意的,除了自己改变了对早餐的认知外,今天的突破在于:不是我想做什么就买什么来做,而是有什么我能将就做出一顿。于我,是有极大成就感的。
1. 以前早上要炒菜,都会是各自炒蛋组合,黄瓜,西葫芦,包菜等,今天用冰箱里昨天打豆浆剩下的大半根胡萝卜第一次做了胡萝卜炒蛋,还不忘用一根小葱点缀。
2. 因为昨天就考虑到家里没有主食(碳水),这也是我早上起床时在想的是不是要出门买包子或肠粉的原因。后来用还是从老家带回来剩下的年糕和菜饼,将就放几个肉丸一起蒸(主要是考虑到老二不会吃年糕和菜饼),当作今日主食。
3.家里已完全没有水果,便把冰箱里唯一剩下的一根黄瓜切了来代替。
当看到最后基本全部都吃光了的餐盘,成就感再次升起。
我相信这样的感受一定是可以让自己变美的。关键点在于:在这个做早餐的过程中,我完全没有觉得是一项任务,而更多的是体验这种创意带来的成就感,还有来自家人的正向反馈。
不仅自己体验到了成就感,还顺带给家人做了一顿早餐,可谓一举两得。
如果小伙伴也有此想法,可以试试。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出发点落在自己身上(为了体验成就感),而不是只想着我要为他人付出(凭什么他们都在睡觉,我要起床给他们做早餐?),因为这样极易产生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是美丽的天敌。
写于2024/5/2上午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