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执行力
这个词会经常被大家提及。那么到底什么是执行力呢?
在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会有两个很重要的维度值得我们考虑:
-
成本
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就是所谓成本。这里的成本可能是金钱,时间亦或者其他,反正是某种有限的可被消耗的资源。 -
目标
无论是完成一项任务还是解决某个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来达成。
在这两个维度所限定的框架里,我们所讨论的执行力
就是指:
一个人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正是成本
和目标
这两个维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执行力
的核心价值:付出成本少,取得效果好。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没有关心到上述两个维度,那么事情的最后往往很难取得较好的结果。
一方面,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而且它一定要是一个具体的目标。
举个小例子,我小时候有过一段学琴的经历。当时我也根本没打算考级啊表演啊什么的,就是纯粹为了有个兴趣爱好。如果非要说有个什么目标的话,那一定是家人希望能用音乐陶冶一个孩子的情操。你看,一个小孩子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又没有功利性,这件事听上去真的是健康又美好。
显然,事情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一个人如果要想掌握弹钢琴的技巧,他需要花费时间来进行大量枯燥的练习。但是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而言,每天晚上写完作业不是跟小朋友在外面发疯撒野而是坐在那里练琴,这简直是要了亲命了,怎么可能成为他的兴趣爱好?后来,学琴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印象里收获到的只有无聊和家人的责骂,哦对当然我的情操好像也并没有被陶冶到。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去关注事情进度并控制成本投入,就很容易会产生“拖延”的现象。对大多数人来说,时间往往是他们手中最大的成本,然而却往往不会受到比金钱成本更多的关注。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天才去做,他们在任务计划表上标明了每个阶段和节点的最后时间(Deadline),并且号称“Deadline就是生产力!”。比如,工作中有些程序猿计划三天写好的一个功能,前两天完成20%,最后一天才会开始咔咔咔地把剩下的代码赶完。
其实这样的“拖延”的做事习惯真的非常不好,不仅没有给突发情况留下缓冲和应对的时间,而且如果牵涉到团队协作的流程,很可能导致整个任务都废掉了,留下的只能是责任推诿。因为一旦时间成本超出,事情本身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在同一层次中,每个人的才能和掌握的资源基本上差距不大,而正是执行力上的不同才让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区分。从古至今,人们都只关心结果给他们带来的价值,而过程只是留着给孙子们吹牛用的。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良好的执行力呢?
专注 前面提到,通常情况下我们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每天的时间都变得更加“碎片化”,因此学会“珍惜时间”才是王道。 注意,这里说的是珍惜,而并非节省!专注的做事态度显然是对时间成本的最大尊重,管理并计算好每块成本投入,才能获取到最大的产出。
追求结果 如果说专注的态度只是战术细节,那么养成一个凡事追求结果的习惯就是重要的战略方向了。一件事情的完成可能会经历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有相应的结果。我们当然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有最优解,因此,这里说的结果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但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唯一不能被接受的结果应该就是不了了之。
以上只是我最近对于执行力
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也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