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雪琴
曾经看到一个朋友发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能够重活一次,你确定自己会比上一次活得更好吗?
不一定。如果你对自己没有觉察,没有学习和改变,你依然会在同一个坑里,一次又一次地跌倒。
我很认同这段话。
人是有觉知、有感情、有思考的生命,当我们能带着觉察开始学习和改变,生命的丰富与精彩,就会慢慢呈现;当我们自己过得精彩快乐时,身边的爱人、孩子,自然收获到更多爱与快乐的力量。
相反,当一个人停留在原地,虽然年龄不断增加,但心灵从未成长,TA的生命只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对TA而言,对TA身边亲密的人而言,生命是被本能掌控的“囚笼”。
去年与一位先生做的一次交流,让我对于这点深有感触。
他和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8岁,一个4岁。他们初相识时,太太不到20岁,他已三十而立。
无论年龄还是心灵,太太都非常依赖先生。那时,先生也乐在其中,看到太太任何时候都小鸟依人,先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亲密关系,本是建立在两个内心独立生命个体基础上的联结,即先有各自精神的独立,再有彼此的结合,才是真正良性亲密关系。
这对夫妇的亲密关系模式,其实现在非常普遍——整个社会有一个集体共识:男性必须承担更多经济和感情责任,女性在经济或精神上依赖男性是很正常的。
这个共识,无形中扭曲了亲密关系,让很多女性有一种错觉——有了他作为依靠,我就安全了;让男性有一个误区——她依赖我是信任我。
在没有孩子之前,这种经济与精神的过度依赖,似乎让两人比较亲密——心平气和时,她经常撒娇耍赖,他自我价值感满满;即使偶尔冲突,她只会用一种方式来应对:跑出家门,坐在小区的某个固定位置;先生则每次到那个地方找她,哄她回家,俩人就和好了。
说到这些,先生感叹,“有孩子之前,每次吵架,我一哄她立刻就好了,俩人很快就有说有笑了。自从有了孩子,一切就不同了。”这也是这位先生非常困扰的现状。
现在最困扰先生的情况是,只要他不在,太太经常和8岁的儿子“吵架”,冲突非常大。
此时,太太会拉着他,让他表态,“你到底管不管你儿子?”如果他言语上稍有犹豫,太太就大发雷霆、哭闹不止,甚至会以“跳楼”等极端方式来威胁。
他说,“如果我完全按照太太期待的那样,跟她站成统一战线,去管教儿子,把压力施加给儿子,太太就没事了;但是,当我一把压力转到儿子身上,儿子总会闹出各种事端,各种想不到的情况都会发生。”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形?虽然身份上作为儿子的妈妈,但心理层面,太太是一个需要时刻被关注、被满足的孩子。先生说,有一次太太甚至说,“你爱孩子太多,就不会爱我了。”
如果说没孩子之前,这种过度依赖的亲密关系,还能保持表面比较良好的状态,有了孩子后,孩子并不是让夫妻两人都喜悦的来临,而成为心理上一直停留在孩子层面的太太的“竞争者”。
因为她有“妈妈”这个先赋角色的权力优势,所以当她感到“被威胁”时,就通过不断控制、施压等方式来对待孩子,来维持自己在先生面前“被爱的位置”,进而达到内心的安全感。
而8岁儿子,每次在爸爸无奈向妈妈妥协后,与妈妈一起给自己施加压力时(如一周参加4个甚至5个英语培训班),他总会在学校或小区,给爸爸妈妈制造一点意外和麻烦。
比如,又跟被人打架了;在小区下面玩儿火了;在学校捣乱又被老师批评了……
爸爸很清晰孩子的行为是压力积累后的爆发,却找不到平衡的方式在太太和儿子之间游走——我要么只能跟太太一起管儿子,还必须得按照她觉得对的方式管;要么只能跟太太吵,不去给儿子施加压力,我实在没有办法。
事实上,儿子每次压力之后的“调皮”,都是在制造机会让爸爸和妈妈能够重新看待自己,真正看到并尊重自己。
爸爸说,儿子曾写过一封信给妈妈,说“妈妈我不是故意想惹你生气,我只是希望你能够尊重我,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我希望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显然,所谓调皮背后,是这个8岁孩子为妈妈示范,什么叫自我意识,什么是尊重。遗憾的是,妈妈目前还无法理解孩子内心的成长节奏和水平,并认为儿子是在挑战自己。
我了解到一些这位先生的太太的情况。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中相互表达与沟通很少,很多冲突与情绪,都习惯用压抑、忍耐的方式解决。
同时,作为家里第一个孩子,她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享受了很多父母乃至整个家族的宠爱。当她在亲密关系中遇到冲突,最习惯的方式就是“冷暴力”,等着对方来哄她,认为被迁就、被宠爱是理所当然的。这一招,在孩子来临前,还是很有效的。
当孩子来临后,一个年龄上、角色上都比她更需要悉心呵护的生命,自然而然“抢夺”了她的位置。
作为妈妈角色,带着很多“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她尝试去控制那个越来越不听话的孩子。当控制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时,她强烈要求先生站队——要么认同我去管教他,要么我们吵架。
这些都是潜意识中,缺乏与父母良性亲密互动与沟通的成长,让她内心缺乏自我价值感与安全感之后,呈现出的本能反应方式。但这一切,都悄悄地发生着,她不一定意识到。
先生非常积极地需求专业支持,希望能够说服太太一起过来咨询和交流。他说,“只要她愿意跟我一起学习,一切重新来过,我觉得孩子也好、我们之间也好,肯定会比现在好!”
我坦诚地说,“如果她愿意通过寻求专业支持的方式,改善和提升整个家庭的情况,那是最好的;假如你分享和邀请后,她并不认为自己需要这些交流,暂时不要勉强她,而是先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看看自己能先做出什么改变。即使再好的理念、方法,她认为自己很好不需要,一切都是无济于事。”
所有有效的沟通,都建立在“我愿意”的基础上。有一句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对于这位先生的太太,就是——你永远无法帮助一个认为自己不需要帮助的人。
如果能够重来一次,你确定自己会过得比上一次更好吗?对于这位先生的太太来说,原生家庭的模式,带给她信念、思维、行为等,一些无意识的影响。带着这份影响,她成为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如果她在生命的行进中,有机会觉察并学习和改变,她自己、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都将有机会迎来全新的状况;
如果她一直停留在原地,她依然会在夫妻沟通、亲子互动上,一次又一次地投入“战斗”。无论重来多少次,都不会有本质的改变,甚至,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一切只会越来越糟糕。
对于这位先生来说,面临这些来自孩子、太太的挑战,也是给他重新学习的契机,如果他能真正觉察并愿意从自己开始行动和改变,而不寄希望于“她跟我一起来”,一切就有了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和这个先生沟通的最终结果是——如果太太不愿意来,我来了也没用;如果她愿意学习,我再大的时间和经济投入都愿意!他回去后,想必也没能说服太太来学习,也一直没有跟我再联系过。
这期间,我想困扰他的问题依然多次反复上演,但一次又一次,想必也未能如他所愿——变得越来越好。
因为,他把改变的希望寄托在外在(太太)上,而非用自己的改变作为带动和示范。
很多人都喜欢说,“如果…我就…”,似乎有机会重来,一切一定会有所不同。
有所不同的前提是——有觉察、有意识、有技巧。有意识的自我觉察与行动,是自我成长与改变的核心,也是打开生命精彩之门、滋养和丰富生命的土壤。
关于作者:
88年生人,喜爱文字,从事家庭教育行业
用文字记录从业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
期待更多父母的自我觉醒和改变
始终坚信
我们的下一代值得拥有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