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一节反思自己,我竟然是这样的人,在家主要用的模式是指责、攻击,在外多用逃跑、忽略。还有悲观焦虑,想想这样的人是怎么给孩子做榜样的?好可悲!
1、我在家里最常用的是指责攻击,当家人处理一件事不如我的意,或没有做好,我会特别生气,指责他做的方法不对,咋会那么笨,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如果对方给予不满的反击,就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攻击与反攻击,特别是老公,在结婚这么多年后,不知是他培养了我还是我培养了他,模式几乎完全相同,否定–指责–反击,不断的伤害着最亲的人,回忆起我的父母,也是争吵了一辈子,原以为自己不要这么过,事实上照搬下来,争高低争胜负,非要争得我比你强,赢了舌战输了感情!昨天看了一段视频,方子老师的儿媳妇张怡宁女士分享了他们家事,她说在见到公公婆婆以前,她以为夫妻之间可能吵吵闹闹一辈子也是常态,直到见到公公婆婆,长长的台阶他们手拉手走上来,吃饭时互相夹菜,多年来他们从没有红过脸。她才知道原来夫妻间可以这样相处。还有方子老师给家人擦皮鞋的视频,坐在小凳子上,腿上铺一块布,把鞋子放在腿上,那么用心那么认真的对待家人的一只鞋,让我非常震动也很感动,同时也很惭愧。结婚这么多年,最多给老公擦过一两次鞋,而且哪一次是用心的,哪一次是心甘情愿的,还给老公说,你看我对你多好,言外之意是你也应该对我好,我总怀着一颗索取的心,给予的太少。感觉他是男人应该怎么怎么样,只怨他不懂心疼人,不理解让,总是让他猜。其实与周围的一些人相比,他已经是很担当了,顾家,对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都会很上心,但我并不知足,这些都来自于我的贪婪,我只是盯没有做到了,做得不好的。对他做到的,做的好的认为应该,认可少。这样的模式家庭和睦,孩子们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通过学习,如果再遇到不满的事,作为建设者,我要先看到他做这件事的出发点是好的。应该先看到他做得好的方面,再虚心提出自己的想法,温和不带指责提醒到即可,相信他有能力做好。明白如果让自己来做未必比老公做的好。
2、在外我最常用的是忽略和逃避,在单位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一般的情况下我会忽略,因为我认为自己不重要,人家是领导,这不是我操心的范围,如果我说了可能会被认为多事,“就你能”,这样下来就有了“老好人”的思想。但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有很多的不满与指责。遇到不喜欢的人就干脆不打交道,逃避,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看上去很懂事,从不惹事,实际上并不是好事。
也许是这个原因我也容易被忽略,印象中最深的是一位关系还不错的朋友,前两年有几次说好了一会儿和我联系出去玩,但左等右等也没有动静。虽然我知道可能是忙忘了,但内心还是不舒服,明白潜意识中我对她来说不重要,有好多时间我都不愿意多理他,她可能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样影响了我们的友情,如果再次发生这样的事,作为建设者,我不再生闷气会直接打电话问她“我等了你半天,计划如,果有改变,请你通知我一下”,这样她下次一定会重视一下,不会再乱承诺。
3、悲观,焦虑。遇事会先想最坏的结果,过多的担心,事后发现并没有这么糟糕。但这个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多痛苦和担心。我想如果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会给自己宽心,只要尽心尽力了,剩下的就交给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