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简书日更365天之后
我曾经以为,简书日更365天只是别人的一个传说。然而,就在昨天,2020年11月16日,这样的事情居然也在我身上发生了,而且恰好是在我生日之前!365天,52万字!看着简书首页上出现的这组数字,我感慨万千。
01.理想路上,信念必不可少
我向来秉承一个理念: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
去年秋天,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去延庆外国语学校参与了一项活动——聆听南京好故事。
他们的故事个个很精彩,每一个教育的理念和事例都值得我们思考。其中,有一个老师的故事主要是讲述自己的写作之路。一篇篇文章,一个个故事,一行行方块字,每一个不曾起舞的夜晚,都是老师在与班级、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老师在反思、积淀中不断成长的过程。
记得当时,一个很要好的同事悄悄对我说:“你也可以做到!”
就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在我的心里泛起了涟漪。我不由地问自己:“你可以吗?”紧接着,我听到了一个清楚而又肯定的声音:“可以!”
在这个声音的指引下,我开始打开自己的书写之门。从精心编辑了班级第一个研学旅行的美篇之后,我写了第一个班级故事——《家长值班开始启动》,这也是我在简书上留下的第一篇文字。我根本没有想到,不写不要紧,这一写,居然就是2000多字!
于是,我尝试着继续写了第二天、第三天……。就渐渐地,我在简书上安了家。这样一天天坚持下去,我原来也有不少内容可以写。我开始提醒自己,也逐渐在心里树立了一个信念:坚持,遇见更好的自己!
正是基于这个信念,我的简书日更数量从个位数走向两位数,然后走到了三位数,终于完成了365天的记忆。
02.成长路上,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
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我也一样。在简书日更的过程中,我先是通过加入张爱敏老师的日更群,进行365天挑战。每天晚上12点之前,群里的每位成员需要分享自己当天的文章,并接龙汇报。
张老师设置的是上限30个人的小群。记得当时我在加入这个群的时候,是第27名。记忆里,似乎没有哪一天是满员接龙的。张老师很宽容,总是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不断提醒,但总有人忘记了当初的雄心壮志。几个长期没有更新的人,最终选择了退群。这样退退进进,现在群里最后剩下了15人。我依然是其中一个。
除了每天在群里接龙,我还请好朋友做我的见证人。每次完成当天的日更任务,我都分享给好友。不管写得好坏,朋友总是做我坚强的后盾,基本上阅读我所有的文章。成长的道路上,有这样坚持陪伴的好友,是我一生的荣幸。
不管每天多忙,多累,我都不会忘记曾经的初心。有那么几个夜晚,控制不了一天的疲惫,我会在下班回来后先设定一个闹钟,让自己稍事休息,睡醒之后再接着写。
印象最深的是前几天在写班级文化评比过程的时候,眼看12点之前写不完了,为了不断更,我先将文章发了出去,然后继续完善,包括插图、文字以及编辑等。直到将近1点,我才完成当天的任务。
03.一路走来,辛苦与收获并存
这一路走来,的确很辛苦,尤其是疫情期间,每天备课、录课、改作业、与家长与学生进行沟通等等,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2个小时,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依然坚持走了下去。这,也是我以后不愿放弃的理由。是啊,再忙再累,难道还能有那一段时间辛苦?所以,我鼓励自己坚持做好每一天。毕竟,这是自己选择的路。
这一路走来,我也收获不少。
这一年,我的家长朋友耳濡目染,看到我的每日辛苦劳作,他们深切体会到在老师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充满希望的,都有成为好人的愿望。他们信任、支持我的班级工作,关心我的健康。
这一年,我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总结,写班级教育叙事。在书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看到了班级管理中的成功与缺憾。我写着,改着,进步着。不管是教学质量还是班级管理,都稳中求进。
这一年,我体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文字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但是网络约稿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这期间,我校初中部的杨校长向我约过稿;教科室的刘主任在学校的教科研简报上为我开辟简书专栏;河南省名班主任黄彬涛老师的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也多次约稿;河南省杏坛网研社也曾向我约稿,而且,非常幸运的是,在一个几百人的大群里,今年的年会专栏只刊登了三篇优秀学习感悟,我的《不辜负》有幸成为其中一篇。
不得不说,于我而言,辛苦与收获并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