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史记》:总第两百零七篇,《史记》第两百零四篇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原文摘要:
沛公出来后,都尉陈平被项王派去叫沛公。沛公对樊哙说:“现在我出来,没有来得及告辞,你说如何是好?”樊哙说:“干大事不必太在意小的礼节,讲大节没有必要躲避小的责备,如今人家就好比是刀子砧(zhen,一声)板,而我们好比是鱼是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一行人便离开那里,让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张良问:“大王带了什么礼物来的?”沛公说:“我准备献给项王一双玉璧;准备献给亚父一对玉斗。正赶上他们发怒,没敢献上。您替我献上吧。”张良说:“遵命。”这个时候,项王部队驻扎在鸿门一带,沛公的军队驻扎在灞上,相距四十里。沛公扔下车马、侍从,脱身而走,他独自一人骑马,樊哙、靳强、夏侯婴、纪信等四人手持剑盾,徒步奔跑跟在后面,从骊山而下,顺着芷阳抄小路而行。沛公临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估计我们到了军营,您就进去。”
心得体会:
这一段内容仍然是“鸿门宴”的内容,讲的是沛公察觉到酒席间的危险,趁着上厕所的机会,和樊哙商议,想要赶快离开,樊哙认为,此时应当赶快离开,不必告辞。于是沛公让张良留下向项王致歉,自己只带领着自己的几名护卫抄小路回到军营中。并且,还嘱咐张良估计他们回到军营之后,再进去和项王说。
沛公从酒席宴间安全脱身,项王失去了杀掉沛公的一个机会。而沛公察觉到酒席宴的危险之后,假意去厕所,之后就扔下车马和侍从,只带着自己的几名护卫,自己骑着马从小路赶回军营之中,如果项羽遇到此种情况,或许不会如此果断,可见沛公处事更加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