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通过小说《高老头》,而莎士比亚通过戏剧《李尔王》塑造了悲剧性人物,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情节是相似的,高老头与李尔王两人同样都是遭到女儿抛弃,最后在伤心痛苦悔恨中死去,他们的悲剧结局虽然一样,但是导致他们悲剧的因素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对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进行分析。相似的悲剧根源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失败,金钱的罪恶,而不同的悲剧根源主要在于个人性格与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不同。
根源一:家庭教育不当
古人云:子不养,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无论从古人还是我们今人经验的总结,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父母的教养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笔者认为造成高老头与李尔王悲剧的根源之一在于家庭教育的失败,主要由于他们对子女教育不当,他们只满足女儿的物质需求,没有教女儿应该如何做人,遵守道德准则,导致了他们最后悲剧结局.
李尔王是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育女儿,李尔喜欢别人拍马屁,恭迎自己,所以大女儿高纳里尔,二女儿里根懂得察言观色,善于逢迎父亲。李尔王被她们的逢迎所欺骗,此外李尔王处于高位,他给女儿的爱不是普通家庭父亲对子女的爱,而是需要绝对的服从,子女对父亲是敬畏,这导致了女儿们长期受到父亲的压制,她们敢怒不敢言,这些一点一点把她们对父亲仅有的爱给消蚀掉。现在李尔把土地,权力分给了女儿,自己反而无权无势。大女儿高纳里尔,二女儿里根由于长期受到父权压制,心灵已经扭曲,她们对父亲不在心存感激之心,而是把长期的怨恨发泄在父亲身上,按照自己的脾气滥施威起来。除了受到父亲长期压制之外,她们还认为父亲不够疼爱她们,偏心,疼爱小妹考狄利娅,逐渐埋怨父亲。
同样高老头的悲剧根源也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败,妻子死后,他把对妻子的深情转移到女儿身上,注入他对女儿非常多的爱,所以他对女儿的爱带有盲目性,花钱教育女儿,只是教育她们去适应上流社会的生活,满足女儿当贵妇人的幻想,而没有教育女儿基本道德准则。高老头疼爱女儿有些荒谬,不可否认高老头是一位好父亲,他的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看重骨肉之爱,天伦之乐,他对女儿要求不高,不需要给他物质上的回报,而是精神上的回报。笔者认为造成高老头悲剧原因在于高老头对子女教育上的失败。
根源二:金钱罪恶
金钱是罪恶,使人迷失了本性,,给亲情带来了冷漠, 埋葬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亲情,亲情似水水亦难保不自流,金钱让子女抛弃了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当李尔王意识到自己年老体衰,将没有能力管理国家,他把土地财产分给女儿们,得到土地财产的女儿没有任何感激,反而大女儿高纳里尔开始嫌弃父亲,裁剪侍从是矛盾冲突的导火线,李尔王坚决不同意,高纳里尔翻脸无情,她甚至认为父亲肆无忌惮,是傻瓜,父亲李尔已经丧失了君权,对自己不再有任何价值,就要赶走父亲。李尔无奈去找二女儿里根,没想到两姐妹连成一气,忘恩负义。无论李尔怎么苦苦哀求二女儿留下来,二女儿还是无动于衷,要把他赶到姐姐那,不尽她的义务和责任。两个女儿已经失去了人性,道德沦丧了。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在《高老头》里表达得淋漓尽致,高老头把女儿捧在手里,含在嘴里,都小心翼翼,怕她们融化了。高老头觉得金钱能够给他和他的女儿带来幸福,所以他一直尽可能满足女儿物质的需求,为了让女儿能够攀上有权有势的人家,舒服过日子,他把钱给了女儿,两个女人都拥有父亲一半的财产,陪嫁,两个女儿都嫁有钱,有地位的人,而高老头自己却住在伏盖公寓,两个女儿都没有主见,听丈夫的话,抛弃她们的父亲,没有良心。但是高老头富有牺牲精神,丝毫不责怪女儿,尽可能不让两个女儿为难。
他把心血慈爱都给了女儿,甚至把女儿养情人,女儿就像吸血虫,一步一步吸光高老头的血汗钱。高老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女儿好,让她们穿好,住好,但是这样宠爱女儿,助长了女儿的虚荣心,女儿变得无情无义,他的大女儿特·雷斯多太太和二女儿特·纽沁根太太把高老头当作了她们的摇钱树,高老头为女儿卖掉了最后一笔财产,穷困潦倒。相比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冷酷无情,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大女儿特·雷斯多太太和二女儿特·纽沁根太太良心还没有完全被泯灭,但是临死的时候两个女儿都没有来看她们的父亲,可见金钱让亲情冷漠到了极致。
临死的高老头伤心悔恨,终于明白女儿不爱他,而是爱他的金钱,他后悔不该生女儿,后悔太爱女儿,迁就她们,对女儿百依百顺,不该把财产给女儿,但他依旧觉得金钱能够买到一切,亲情和爱是建立在金钱上了。
悲剧根源一:性格
尽管有造成悲剧相似的根源,但是还是造成悲剧的根源还是会有不同。莎士比亚《李尔王》主要是通过性格反映李尔的悲剧。李尔王的悲剧在于他的性格,权势让他盲目自大,高傲,作为国王,随心所欲。面对考狄利娅真诚的爱,与大女儿高纳里尔,二女儿里根虚伪的爱,李尔是非不分,虽说李尔疼爱三女儿,但是三女儿不愿意说违心的话,曲意奉承他,他就憎恶女儿,他狠心要取消三女儿财产继承权,甚至怂恿求婚者取消与三女儿的婚事,以财产威胁三女儿,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李尔他爱自己甚于爱别人。女儿的拒绝伤害了他的虚荣心,他用了贱人这个狠毒的字眼来形容女儿,只是因为女儿不讨好他,不向他献媚求恩,这些为李尔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李尔的悲剧还在于他刚愎自用,听不见别人的忠言劝告,古语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利耳利于行,但是李尔处在高位,蒙蔽了双眼,掩住了耳朵。他脾气阴晴不定,喜怒无常,乖僻,容易意气用事,糊涂昏悖,暴躁任性,甚至有些蛮横,不讲理。
女儿不服从他的命令,要赶他走,这时的李尔逐渐地醒悟了,懊悔,大女儿和二女儿不是真心对他的人,而是假意逢迎他的人,他们不愿意尽天伦义务和责任,孝敬他,国土瓜分尽,也把父女的情分给划分尽了,金钱和权势让女儿忘恩,不孝。两个女儿的无情无义伤透了李尔的心,致命打击让李尔神经错乱,但是犬狼之心的大女儿高纳里尔与二女儿里根都没有醒悟,而被李尔远嫁的三女儿考狄利娅却丝毫没有怨言,收留父亲,讨伐两个姐姐,为父亲讨公道,但是两个姐姐的势力太强大了,三女儿考狄利娅失败了与李尔被捕,后被绞死。这深深地刺激了李尔,后来李尔最后在痛苦悔恨中死去。
相比李尔王,高老头的父亲形象显得更为突出。有批评家称高老头为近代的李尔王,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不单单是一个人物,而是时代的典型,因为造成悲剧的因素不仅仅是人的性格,还有在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悲剧根源二:社会环境
高老头所处的时代是物欲横流的社会,当时的人们都渴望上流社会的生活,金钱至上,高老头是在这种追求享受,追求情欲的观念下培养女儿的,高老头是大发横财的暴发户,对他来说金钱就是万能,在那个时代,金钱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渗透到社会的每个家庭。一切都为金钱,有钱可以得到一切,高老头灌输给女儿这种思想,很快金钱腐蚀了她们的灵魂,她们只爱金钱,不爱她们的父亲。她们只有在没有钱的时候才想起她们可怜的父亲。可悲的高老头用金钱来表达他对女儿深深的父爱,金钱至上与当时的社会腐朽堕落有关,高老头的女儿为金钱,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高老头和李尔王的悲剧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父爱。高老头的悲剧是由于他那种盲目的父爱,与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金钱对人性的戕害造成的,而李尔王的悲剧是性格造成的,在笔者看来,两人对子女的爱已经丧失了最原始的爱,已经在金钱中逐渐扭曲了,所以两人这种的父爱注定是一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