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不是吗?”
或许我们很多人都跟周星驰影视里的这句旁白一样,嚼了很多苦头,却还得强颜欢笑,
流年岁月,自己在振作和偃旗息鼓之间,摁下快进、快退键。以前尚能跟父母跟朋友从侃侃而谈,到现在静静听他们说,而自己很多事压抑在心头却无法说出口!
从书虫进入社会,在父母的印象中,我们通过知识改可以身份,地位,甚至改变阶层,才对得起我们20多年的光阴承载,以及父母头发灰白、纹理褶皱!
然后现实血淋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从当初的自命不凡,逐渐消散于人群沦为食烟火、讲人情世故的普通人。
诚然,知识很大程度上的确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环境,社会认知也在整体上升,不进则退的我们依然挣扎在社会最底层。
本科毕业工资月薪4000,无多余钱,大层面拖了社会后腿不说,为了每个月财米油盐和体面,工资入不敷出,后面更是沦落到月光族,信用卡,花呗欠一大堆。
发工资的日子也逐渐不剩喜悦,去掉房租还债七七八八,又一丁点不剩,余钱只能合计还能吃多少天泡面!
慢慢的,因为没有钱我们减少外出,因为没有请客和随份子的业余资产,曾经谈天说地、壮志凌云的朋友圈也淡出了我们生活。
无力偿还的账单,催还信用卡的电话,还有认为你混得很开的父母,把我的生活磨得没有一丝血气!
偏偏自己的工作和性格锈迹斑斑,有上进的心没有行动的锚,在疫情期间躲在家里发臭发霉!
忽然刷抖音看到星爷的视频,我是拒绝崇拜他人的,但看到星爷逗比中带着忧伤的喜剧之作,崇敬之意还是油然而生。
我比较认同性本恶的观点,所以观念之中,小孩对于别人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如果没有父母教导,小孩内心很难滋生同情,甚至还有捉弄甚至践踏的邪恶感。
小时看他的电影,总觉得好好的喜剧,幽默也不够极致,总藏有一分悲苦晦涩扰了自己兴致,喜剧被糟蹋得毫无畅快淋漓之感。
在大学前我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心理,看了不少书便以为知晓天下理,看了不少电视和新闻,就以为自己懂了天下事。
初入社会,在自媒体编辑小有成绩便是满面春风得意,他人忧愁不过庸人自扰。
然而就是小小成绩让我心里过度澎湃,消费从未考虑过开源节流,总觉得,不敢花钱是因为无能,钱花了才会来的这种信念犹如毒药在我心中蔓延开来,直到现在自食其果,甚至女朋友也因此缺乏安全感离开了我。
现在看电影,无论悲喜都感觉莫名其妙的沧桑。何谓喜剧,何谓悲剧?
只是感慨,有的人喜剧深知来之不易,掩面哭泣,有的人悲剧却像星爷一样强作坚强,泯然大笑。他的笑里,眼角含着泪,太多勉强,就像我们生活的模样。
现在的我知晓岁月难回头,往事不可追,只有认真看清心中指引--还债和写好文笔,然后明年,有无赚钱,都回家跟父母团圆,告慰他们的不容易,以及因为无能暂时不能回报他们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