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悬崖旁,清苦独自尝。
识到东风面,满谷吐芬芳。
初读这首诗时,我与它彼此就像是一个过路人,在心灵上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单纯地认为这首小诗非常好。数年之后,我深刻地了解过一个人之后,才觉着,原来这首诗能够把某些人诠释到极致。
世爷就是这首诗里的人,她的人生简直就可以用这首诗来定义。
世爷小时候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女孩子,她的母亲患有遗传性心脏病。但是因为家庭贫困,即使如此,她的母亲也随同父亲去城里打工。所以,幼小的她只能由年过半百的外婆照顾,是一个留守儿童。但是在那个时代,尤其是在狭隘落后的小村庄,这个词并没有出现在老师和她的外公外婆眼里。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她在与人的交往方面,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指导。她学习极其优秀,自然会遭到同学们的嫉妒,她又是一个在老师的教导下长大的女孩子,显得格外的听话、懂事,从不讲脏话,也从不打架,只是安安静静的学习,因此又显得与同学们格格不入。因此和同学们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落后的农村,尤其是世爷所在村庄学校,无论是老师还是村里的其他人,素质极其低下,老师对于学生的关心与照顾程度,都是学生家长用金钱、烟酒和人际关系换来的。自然,作为留守儿童的世爷,尽管学习好,成绩优异,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可是由于人际关系的不顺,她在农村学校也处处受冷遇。
这其中也包括老师对世爷的排挤。但是世爷是个要强的人,更是一个恶居下流之人。所以在与狭隘自私的老师的斗争中,曾经放言:如果他不来请我,我就不去上学!最后,老师还是来请了她。自此以后,因为有了这层隔阂,世爷在农村里的日子过得更加不好。但好在此时世爷的父母在外也闯荡出了一片小小的天地,在外面开了一家饭店。他们因为有了一栖之地,所以把世爷接到了城里。从此,世爷就开始了她人生中的城市之旅,她开始在城里读书、生活。
她在城里的学校学习,成绩依旧是那么好,依旧优秀。因此她在城里开起了她人生中的首段快乐之程。
世爷每天都可以看见父母,尽管父母很忙,忙到没有时间给她做饭,她也不哭不闹。饿了,就拿馒头蘸一点客人吃剩下的菜的菜汤。虽然如此,但是世爷也感觉非常幸福,认为现在的生活再完美不过了:每天可以看见父母,成绩优异,受到同学们的青睐和老师的喜欢,被很多人关心和爱护。
但是,唯一令世爷一家人比较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要不停地搬家。
在世爷小时候,老城区要被改造为新城区,城市周围的农村平房要被改造为楼房,所以世爷一家人在一个房子里住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搬家。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世爷对此也非常的头痛与厌恶。在她17岁那年因为爷爷病故,她在给爷爷守灵床期间,曾向爷爷的在天之灵祈祷,求爷爷赐给她们家一座房。
也就是在17岁那年,世爷身上发生了一件改变世爷人生的事。
高二上学期时,世爷所在的班里转来了一个女生。之后,由于这个女生的缘故,世爷患上了抑郁症。
世爷虽然是一个乖孩子,但同样她和其他大部分人一样,决不允许自己的荣耀和宠爱被别人抢走。世爷最为得意的一门学科是英语,同时她也是尖子班里的尖子。但这个女生的到来,除了父母,世爷在学校里一切值得骄傲的东西几全被乎抢走了。对于世爷来说,优秀就是她的常态,她习惯被人以羡慕的眼神注视,可是:世爷答不上来的英语问题,那个女生答得上来,长期第一的位置也被那个女生所占据,世爷自然是不甘心的,因此,世爷为此变得疯狂了:她开始晚上从12点睡觉,每天只睡两个小时,2点就起床学习,等等。长期下去,世爷不堪精神上的压力和重负,世爷的抑郁症爆发了。世爷患抑郁症时,没有开心的时候。当没人时,世爷就对着墙或者是树一顿乱踹乱捶乱骂。不过还好,世爷的父亲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识了不少的东西,他知道,女儿是得了病。因此,他带这个女儿去了北京看病。世爷也非常听话的按时吃药。仅服用了四个月的药,世爷就好了。由于生病对世爷的学习影响非常大,所以,世爷就去学了艺术。由于学艺术的时间短,尽管世爷聪明绝顶,她也只去读了一个二本院校。
尽管世爷只读了一个二本院校,但是以世爷的实力,那只是她人生中的一段低谷而已,她拥有的依旧是开挂的人生。
世爷在大学期间,各类奖学金从未少过她的名额,与同学们的相处依旧愉快。机缘巧合之下,世爷认识了一群学编程的朋友,大四毕业之后,她就去学了前后端开发。学成之后,她就在北京以二本生的学历、编程新手拿到了月入过万的工资。
世爷不是我,但世爷的确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
也许,我们长在深山悬崖旁;也许,我们的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也许,我们成长的环境总是给我们以挫折,总是把我们即将到达的成功之桥给拆断,但是只要我们向世爷那样,永远不放弃对极致生命与成功的追求,永远不放弃亲情,我们就不会永远失败,我们就不会一蹶不振。我们依旧满谷吐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