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和中秋双节来临之际,也迎来了写手圈第17期微写作训练闭营的日子。
当组长说最后一次作业是利用整个假期写一篇参加微写作的心得体会时,我长长舒了口气:时间过得真快,也真慢啊!
怎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世间万事本来都是矛盾体。
真快,是回头看,仿佛昨天才回答了主编老师关于“为什么参加微写作训练”的三个问题,一晃眼今天就满一个月了!
真慢,是30天里天天打卡汇报读书写作情况,隔天交一次作业受煎熬,期间还有好几次因为工作或禁不住贪玩的诱惑差点坚持不了,好在最终还是一步步捱过来了。
对于多年没提笔的我来说,能坚持下来确实不容易,这个日子更应该庆祝一下哈!与其说是本期训练营的结束,倒不如说是我治懒,持续读书写作的开始。
人生如竹,每生长一段,都应作个小结。
一个月来,我在简书上发了14篇完整的文章,共计18700余字,其中有10篇分别被一个或几个专栏收录,可惜没上过首页,但这并没打消我继续写作的积极性。因为我觉得参与进来并坚持下去本身就是成功了。而更令人鼓舞的是,我将那篇被四个专栏收录的给材料文章——《我不苛求你多优秀,只要不停努力就好》——试着投到某公众号,居然在9月27日被刊发了。
我知道,与那些动辄四五万字,还有小说连载、热点影评、读书推荐等输出的学友比起来,我这点成绩简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我不灰心,也不急躁。
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 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人生,就是要与自己死磕。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故事”就是他挑战自己,逐步优于过去的自己的经典典范;那个19岁大学生童浩,小学开始写作,还没走上社会就已月入数万,哪一段不都是在不断与自己死磕中一步步优秀过来的!
想想自己,从20多年前高考落榜的失意,到临工一年后不安现状而重新返校的奋起,再到跳出“农门”后的欣喜,也是逐渐优秀过来的。然后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接着按部就班而来,再后来就是柴米油盐平凡,琐碎的日子磨灭了曾经的锐气。不惑之年更困惑:为老人的健康担忧,为孩子的教育矛盾、焦虑,工作的竞争压力,哪一样都是滋生浮躁,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经,我也怀疑是更年期来了,还不幸遇上了父母的老年期,于是在面对孩子青春期的教育上,碰撞出了强烈的火药味。
我在寻找出口,我急需找到钥匙!
遇见写手圈,纯属偶然。
那日又在网上遛达,看得一篇好文,不同于往日的鸡汤,观其出处,就这么关注了写手圈,然后得以看了更多好文,于是爱不释手。期间有幸听了写手圈两期微课,近距离看了好多美文佳作,感触颇多,但提笔却难以成文,那时才猛然惊觉:自己是有多年没动脑冥思了?!(净在俗世间的鸡毛蒜皮中挣扎了。)喜得写手圈微写作训练营又开,熬夜狂看友友们训练心得,惊喜于他们的成长硕果,感觉这里能让我快要生锈的脑袋灵光,最主要的是可以松弛一下自己紧张的神经,转移一下自己成天盯着孩子“教导”(儿子的话:妈妈烦人的唠叨)的注意力。于是不顾半夜三更,向写手圈发送了“报名”信息。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工作之余,我就开始了每天读书写文打卡汇报,群里相互交流学习的紧张生活。
教育不是你说什么,他听什么。 教育是你做什么,他学什么。
想起儿子在彼此最烦躁的时候曾对我说,“妈妈,你们应该有你们自己的生活,不要老盯着我”。
在坚持的过程中,我没时间唠叨了,简明扼要地提醒一下,基本都是点到即止。倒是时常向儿子汇报我的学习战况,加之他每次放学回来,发现我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作,不知不觉中儿子也改变了不少。“妈,不错!”“妈,你们大人都有没完成作业的啊?”说话的语气变了,磨蹭的时间减少了,书桌上几何时贴出了高考倒计时的便条。
我感觉家里的空气都轻松多了。期待我的坚持让这一切变成良性循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0天来,在写手圈训练营里编辑老师、组长和组员们相携相守、共同努力和相互督促下,我圆满完成了学习写作任务,感恩写手圈,感恩大家。
通过读书,我得以静下心来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写作,我得以成长;通过与学友交流探讨,我收获美好。
2017,一个特别的存在,9月开学季,17岁的儿子读高三,写手圈17期微写作开营,我是D组17号,组长说你好幸运。
真的是呢!如果说18岁行成人礼,那17呢?不正是走在通往成熟的路上么?!
2017,我们一起,在读书写作中耕耘、思考、总结和坚持,以期收获满满,找到更好的自己。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倒计时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