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舟记》是一部典型的日式电影,改编自三浦紫苑的同名小说。这里的日式=没有明显的戏剧起伏,叙事波澜不惊,节奏不紧不慢。估计你们看到这里就兴趣索然了,然而它的题材在电影史上并不多见。《编舟记》讲了一个编辞典的故事,在一个信息爆炸、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时代,听上去有些酷。
“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辞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页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辞典的扁舟渡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言语的奇迹,献给相与人关联、期望度过浩渺大海人们的辞典,那便是《大渡海》。”
片名借由片中老主编之口说出:编辞典之舟,度语言之海,是为编舟,电影人物要做的,是编一部囊括眼下所有领域词汇的“活在当下”的辞典。故事背景始于1995年,整部片子时间跨度近15年,在此期间,辞书编辑部的编辑们历经万难,日复一日地采集词汇、例句,历经五次校稿,期间编辑部还经历了人员调迁、故人离世等种种变故,最终让这部《大渡海》出版问世。
以上便是电影的主要脉络。让我们来看看电影中的主要人物。
松田龙平饰演的主人公马缔光也是典型的文科宅男,社交能力值零。感谢这部电影,我对松田龙平的印象终于不再是优衣库平面广告上的面瘫脸了。
单纯、木讷,跟喜欢的女生表白也要通过写古文情书的方式,遭来了好基友的一顿嘲讽和女生的埋怨
对文字和语言的悟性大概是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恋”字的释义是本片的神来之笔
对纸张细节的要求几乎到了偏执的程度
和许多日本电影一样,《编舟记》在叙事缓缓推进中不动声色地传达人性的某些至善、至美之处,电影讲的是职人精神,以马缔光也为代表的辞书编辑部在一项事业上默默坚守二十载,以大众所不理解的执着在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不断地朝着最初定下的目标进发,直到《大渡海》最终问世,逐渐改变世人的认知,更新人们的三观,这不可不谓一种热血精神,也让这部电影自始至终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正因为理想越来越成为稀有之物,电影里传达的精神才显得难能可贵。
互联网时代,我们有了谷歌和百度,有了维基百科,很少有人在碰到新词时会想到去求助于一本厚厚的辞典。与此同时,更多的传统手艺和职业在时代浪潮中被取代,渐渐失传。“匠人精神”一词更多沦为一句营销式的口号和卖弄情怀的标签。
在这样一个时代,《编舟记》这样一部老土的电影显得很酷。
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出自男主租房的房东老太太
而你,找到渡你过海的那一页扁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