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下午六点半,工作还没做完,云琪一丢本子,不干了,明天再说。
开车到家,吃完饭,实在是没有刷碗的力气了。
觉得腿发酥、发软,胳膊也有点不对劲。下午来的客户主料,不但没有备注名称,也没有重量。最大那一袋,目测有一二百斤。
自己称吧,实在是弄不动。
找人称吧!实在是不好意思。人家都忙的不可开交。
更令人烦的是:称的时候还要拍视频。
我滴天爷爷!
下午看老闫从仓库路过,云琪赶紧拦住,恳请老闫帮助称一下。
既然是求人帮忙,当然不能不搭手,于是和老闫抬的时候,觉得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云琪自嘲:真是难为我这个老婆子了,不禁更坚定了离开这里的心。
啥玩意儿啊!作为库管,还得兼职装卸工,再说,关键是也搬不动。
好不容易称完了,又忘了录视频。
内勤不干,非得让重新称。
只能明天了。
简直愁死个人!
云琪觉得现在公司乱成一团麻了,而且越来越乱。
中层管理人员对此视而不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对厂长来说,就是混天度日,只要能完成生产任务,厂长就能忽略一切其他因素。
比如说,车间人员来来回回从仓库路过,上厕所的、拉包材的、拉水的……
不一而足,弄的车间很混乱,但是就是视而不见。
至于领料人员,一共就三个人。而且这三个人里只有一个中用。
神奇的是,中用的这个每天被厂长横挑鼻子竖挑眼,而那个不中用的反倒没事,就让人很迷惑。
咱就说这个中用的吧,是一个很实在的小伙子,谁找他帮忙都很痛快,也很尽心。而不中用的两个,推三阻四,从来不给痛快干活。你就说神奇不神奇?
要非要解释这种现象,就只能用上命运两个字了。
就说那一次吧,熬制车间刚做完一个品,结果一尝,是苦的。于是果断找到了原因,是原材料的问题,就是海鲜酱不对劲。然后找出海鲜酱,左尝右尝。最后下结论,是这批海鲜酱稀,得退货。
其实,云琪也尝了,可能是不专业,没尝出来。
但是,熬制过程中,火大了也会苦啊!但是没有人说这个问题,反正车间永远不会出错。
还有一次,熬制车间快做完了,熬制车间的带班长跑到原材料库,又领了一批料。说有一批料放多了,再加上对应的料调回来。
啊哈,还能这样?就很离谱。
对于车间,厂长从来不挑毛病。
下单的客户,指定原材料,有时候,比如一桶二十公斤,一批货只能用到十五公斤,于是剩下的五公斤可能很久用不到,就过期了,这个损失可就是公司承担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说这个事。张副总最近几个月就象隐身了一样,万事不关心。
从前还给车间人员和仓库人员开个会啥的,协调一下工作,但是近四个月没有开会了。
而大老板,就是甩手掌柜,啥都不管,只管签费用单据。
公司问题一抓一大把,没有人管,中层不关心,底层明白其中问题,但是没有人提,毕竟当官的都不管,谁去做这个瞎丈人呢?
就说仓库管理员兼装卸,这个就很离谱,只干了几天,云琪就受不了了。
啥也不说了,赶紧逃离吧!
就这漏成筛子一样的公司,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