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来到<生活+>,尽管刚入职,但交给我的工作已经是横跨“家装攻略”和“第一房产”两档栏目。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在电话里跟老家的父母聊工作时说的话:“我在房产干着最危险的工作——偷拍,在攻略做着一期5分钟的一个版块——前前后后需要拍摄三次”。那个时候一周只做两期节目,却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作为电视工作者,辛苦那是必然的,可是这两档节目并没有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取得理想的收视成绩,那时候我经常想,是不是我能力有限,水平不行?为此我把我的稿子,片子发给我身边的朋友长辈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对我从小就比较关照的缘故,得到的评价都是——很不错啊。没有得到建设性的意见,我只能继续埋头苦干。
后来因为自身原因,我暂时离开北京,离开栏目组。短暂调整后,我又重新回到组里,没想到,这一次,领导直接把我安排到重中之重的“全能改造”栏目做编导。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务我很开心,同时也很纠结。我希望我能做好,但也担心自己的实力能否达标。
一个半月前,我开始拍摄我的第一期节目。对于“全能改造”,我一直认为应该主打人物情感线,装修我们做了10年,虽说每期节目,户型的重复概率不算高,但其中的装修知识点,转来转去老是那几样。就像观众来面试时说的一样,增加储物我不要你们经常设计的那种地台,多间卧室我也不想做成你们老用的那种壁床。所以在我看来,现在我们做节目应该主打人物,故事。所以在我的第一期节目中我也是这么做的。我第一期节目取名叫《东北一家亲》,以三位老人为主要人物,三位老人之间是亲家关系,但却住在一起,这一点也是这个选题一开始就吸引我的原因。在我看来,婆媳关系,亲家关系很微妙,对于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的我来说,婆媳关系有多么难处理,我是有体会的,更别说两亲家同住一个屋檐下了。我想当然的认为:几位老人住一起必定是两败俱伤。然而这期选题中的三位老人在一起却相当融洽,他们在一起究竟是怎么磨合的,又为什么要住一起,我把很大一部分篇幅都放在了人物故事的讲述上。甚至摒弃了节目中原本应该有的施工线。
片子完成之后,首先我自己是满意的,两位主编也认为很有意思,我也让其他同事提前观看了成片,得到的反馈也是挺有意思。所以在节目播出前,我是很开心的,我想,重回栏目组,第一期片子应该是没有丢脸。对于收视我也没有担心。播出后第二天,我慢慢悠悠的去台里查收视,0.07出现在我眼前。我的第一反应是把网页关了,重新开了一遍。还是0.07,随后我沉默了许久。大概有5分钟的时间我才回过神,往下一看,下一个节目的收视是0.7。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了。如果这期业主换一个编导来做,会不会就不是这样的结果,我哪里没有处理好?难道观众不喜欢看故事?说实话,此时此刻离播出已经4天过去了,0.07这个数字还一直印在我脑海中。
这期节目已经过去,我第二期节目的业主已经锁定,可是这次我该怎么去构思这期节目?侧重点在哪儿?还要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讲故事?一系列的问题能够让我去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但有一点我很确定,那就是要改变。换一种形式,换一种思路是必须的。新的尝试即将开始,0.07,我希望再也不要看到和想到你了!
赵真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