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次烧脑,在此刻必须来一次认知升级。这次认知升级不是时代高速发展带来的紧迫感,而是很多自己之前碰到的坑,重新总结,指导以后走的路,希望可以走的的更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认知。让自己不会再掉到坑里面去。
正如查理芒格一样,反过来想。以前我们的认知,很多都是本末倒置的。我们可以把原来认知上的因果关系倒过来尝试一下。
原来我们总是以为努力了就有结果,付出就有回报,是谁答应你的?你花大力气做了一样东西,就一定会卖出一个好的价格,这似乎没有道理吧?我们更多要以结果和需求为导向,来指导自己怎么做,这种转变是个挣扎的过程,但是必须要去改变的。
我们学习也真是如此,我们应该从目标出发的学习,先从用开始,缺少什么再去学什么,我们更多的是以用为先导的,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去学习的。这是认知上需要改变的。世界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去改变的,我们不应该去改变任何的东西,而是应该去顺应这个世界,哪怕你喜欢这种改变,现在才明白了,为什么牛人们的谦逊。为什么了曾国藩能做到这么大成就,到了晚年就更加相信运,原来他的运和我们看到的运气是有点不同的。
对于世界,我们不能做不了任何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是感知。不是我们做什么,世界就需要什么?而是世界有了这个需要,我们才会去做的。说个观点,原来会觉得毁三观,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因为需要而决定了价格。然后由价格倒退了成本。
很多东西先得造成了需要,才能获取其中的利益。好比比特币,他的数量是有限的,一但进入市场,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那么,其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一但没人需要了也就一文不值。同样的道理是否也可以用在苹果上,乔布斯只是创造了需要,而这种需要面对市场造就了稀缺,那么苹果这么高的估值也就正常了。再看巴菲特喜欢投资的消费品,只要这件产品是不断升级的,那么市场就不断需要,就有买入的机会。中国造就了中产阶级,一定会有一场消费升级,带来的是不是一次很多的机会,中国的消费市场能不能带来一个巴菲特呢。
再说摩尔定律,科技高速发展,人的需要在不断膨胀,在古代人们需要少,发展的也慢,但是这种需要是不断以复利在扩张的,也就是摩尔定律可能只会加快,不会减退。
正如电影《秘密》中的吸引力法则,我们不断努力和前进也是来自这种需要,我们膨胀的需求难道是第一生产力,因为我们不断需要,就会倒闭自己不断努力和升级。也就是说我们活在未来,我们想象自己未来的样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断进步。
如果我们降低了自己的欲望,又哪来的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真的毁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