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吾爱庐
我遇事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
应该一分为二地说,在单位里还是比较冷静,能自我控制情绪,倾听对方说话,放下对对方评判,理性处理问题。
但在家里,与家人相处,我遇事的表现是很丑陋的,情绪化的,很激动,愤怒,说话疾言厉色,毫不留情,痛批痛骂,淋漓尽致,爽了自己,苦了家人。
为什么二种不同环境却有不同的表现?
001因为在单位里,我的工作职能要求我展示的是职业性格,而不是个人性格,我代表的是单位,是公众形象,言行举止都要非常注意,否则一旦被人披露,吃不了兜着走,自身吃亏,还连带单位名誉和形象受损,所以意识到严重性,格外自律,保持高度警惕性,时刻觉察自我情绪,忽略对方的负面情绪对我的情绪影响,只关注对方陈述事实中的关键词和要点,如此,我才能快速切换情绪,抓住核心,解决问题。
002与同事相处时,比较感性,说说笑笑,说话直率,工作沟通时比较理性,逻辑有条理,遇到沟通有矛盾时,内心可能翻江倒海,有无数批判声,但还是能控制住情绪继续沟通下去 ,能达成共识最好,不能那就理解或谅解。
003在家里,总以为自己家人说话随便些,嘴巴几乎都不把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来不考虑家人感受,有时看到家人说话不对,直接指出问题,最后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家人不领情,不接纳我的建议,反而把我骂一顿,伤心之余,反思自己,问题是自己的,每个人都不同,我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家人,别人做不到就指责,谁都受不了。
其实,无论家人还是外人,说话语气语调都要平和友善,他人易于接受,愿意听你说下去,否则,即使你说得很有道理,口气颐指气使咄咄逼人,没有人愿意听,除非内心非常强大,善于包容,会听话,善于从他人的信息中接收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为自己使用。可惜这样的人太少,我自己能做到吗?很难。
因此与家人相处,遇到家人来与我商量事情时,无论家人在处理事情时多么不合理,先冷静,心里不要评判,放下愤怒等,耐心倾听完家人说法,给予肯定,再慢慢给出自己的建议意见,如果家人听不进去,那就不说不争辩,拐个弯去找家人比较信任的人说,如果再说不进,那就放下愤怒,学会释怀,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是冷静,尽量避免一惊一乍,把握住事情的转机。
是当前进的路已经走不通时,别撞了南墙还不回头、硬要钻牛角尖,该转弯时就转弯,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是当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学会释怀,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希望这三种方法,也能对你我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