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人的“心理”的划分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心灵和身体、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动化。第四种最重要,因为它最符合骑象人及大象的比喻,不过前面三种划分方式也能解释我们在面对诱惑、软弱及内在冲突时的一些体验。
2、这项我们称为“负面偏好”(negativity bias)的原则,充分显现于人类所有心理层面。在夫妻关系的互动中,一句批评的话或一个破坏性行为造成的伤害,起码要有5个善意或建设性的行为才能弥补过来。[
3、西奥迪尼认为,人类的互惠行为也是一种类似的行为学反应:认识的人给你好处,你会想要回报那个人。就算是陌生人送给我们不具有实质意义的好处,我们也会想回报对方。前述收到陌生人寄来圣诞卡,而回寄卡片者就是实例。正因为人类有“知恩图报”及“有仇必报”这两种心理,才得以形成群居性超强的社会。
4、你一让步,对方就跟会着让步。在金融交涉中,那些先提出极端苛刻的条件然后再往后退让一步的人,会比那些一开始就提出合理条件之后便不再让步的人,更容易完成交易。
5、第一步就是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不要看得太认真,古印度给人类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体验的人生是一场名叫“生老病死轮回”(samsara)的游戏。在人生的生老病死轮回里,碰到好事,我们就快乐;碰到坏事,我们就会生气或悲伤,如此好坏交替,直到死亡为止。等到我们“转世投胎”重新来到人间,生老病死的轮回就又重新启动。古印度道德文本中的《薄伽梵歌》讲的就是你无法完全离开这场人生的游戏;在宇宙的运转中,你有你要扮演的角色,所以你必须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过,你应依正道而行,不可依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或结果来行事。
6、伯恩斯建议的方法跟贝克建议我们用来对抗沮丧的方法几乎一模一样: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找出自己想法的扭曲之处,然后再做合情合理的思考。伯恩斯着重在我们常出现的“应该如何如何”的思考——我们会有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运作,人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我们这类的想法。伯恩斯也建议我们要有共情:面对冲突,要从对方的观点来看事情,这样你才能理解对方并非无理取闹。
7、我们称此为“进展原则”,即朝着目标前进比达成目标要幸福。莎士比亚说得好:“成功之时,一切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是最幸福的。”幸福来自我们的内在,强求这个世界顺应自己的欲望是找不到幸福的。研究人员研究幸福时有两大发现:第一,基因对个人的平均幸福程度影响很大;第二,大部分的环境因素及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影响甚微。
8、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积极心理学的挑战,就在于如何以科学方法找出到底是哪些C和V,可将H提升到我们的幸福可能范围的上限。极端生物学观点的幸福假设主张H=S,认为C跟V不具意义。不过,先贤对V的说法(对外在事物秉持冷漠淡然的态度),相当值得我们肯定,因为佛陀提出“八正道”(Eight Noble Path,包括冥想及正见)的观念,而爱比克泰德则主张,人要借助自己的思维让自己对外在事物秉持冷漠淡然的态度。
9、那就是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一份极具挑战性、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工作中。弗兰克得出以下结论:认为金钱无法买到幸福的人,是因为不知如何花钱所致。人只要多休假,多“花”时间跟家人、朋友相处,就会更幸福、更健康。现在你知道要怎么花钱了,不要再去跟有钱人斗排场,也不要再浪费钱买炫耀性消费品了。第一步就是,减少工作量,少赚点儿钱,少积聚财物,“多花”时间跟家人相处,多度假,多做有益身心的活动。老子就曾提出警言,要大家做出正确选择,不要一味盲从,跟着别人追求物质欲望。
10、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称这种现象为“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9]:有了选择,反而让我们更不快乐,但是我们却很重视选择,而且处心积虑地要让自己有所选择。施瓦茨及他的同事发现,这种悖论最常出现在他们所谓的“最大化者”(maximizers)身上,即习惯评估所有选项的优劣,搜寻更多资讯,以求做出最佳选择者(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追求效用最大化。
11、近来关于“给予”的研究显示,关心他人者要比接受帮助者获益更大。我们需要跟他人互动并紧密联结;我们不仅要能施,也要能受;我们需要一份归属感。塞涅卡说得对:“一个只关心自己,凡事都问是否合乎自己利益者,是不可能活得快乐的。”约翰·邓恩说的也没错:“没有哪个男人女人或孩子是一座孤岛。”阿里斯托芬也是对的:“我们的生命需要有别人才完整。”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原有的自我)。
12、以下是我个人最引以为豪的点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劣势上。你的新年新希望是不是都在希望如何改进自己的劣势?这类新年新希望延续了多少年了?单靠意志力就想改变自己的个性,绝对没那么容易,辛辛苦苦改善自己的劣势,这种苦差事我想大概没人会乐在其中。但是我认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应该记得美国人的座右铭——“合众为一”(e pluribus,unum)其实包含两部分,当我们推崇群体的同时,也应该通过政策来巩固个体的价值。
13、杰斐逊便对“提升感”分析出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情绪是被引发出来的(看到有人行善或知恩图报,或其他美德);使身体产生变化(胸口胀紧);动机(亟欲见贤思齐);除了身体有异样感,内心还有一股很特别的感觉(觉得自己提升了)。杰斐逊精确、完整地叙述出我当时刚刚“发现”的一种人类情绪。他甚至进一步指出,这是一种跟恶心完全相反的情绪。
14、幸福(H)=幸福的范围(S)+生活条件(C)+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到底需要哪些条件?都是一开始对某个领域充满兴趣,沉醉其中,享受到片刻的心流体验,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相关的人、事及核心价值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进而享受到更久的心流体验。希斯赞特米哈伊跟他的学生(其中有一位是中村小姐)深入探讨这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并称此为“全心投入”(vital engagement),一种他们定义为“个人与一个由心流体验(专注地沉醉其中)及意义(个人主观认定之意义)所组成的世界间的关系。”“全心投入”可谓另一种“工作是爱的具体展现”的说法。
15、幸福之道在中庸。幸福不是我们能够直接找到、获得或实现的东西,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然后再耐心等待。有些条件在自己本身,比如个人性格的不同层次及部分的连贯一致,有些条件则在自己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繁茂一样,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样,能从群体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只有这样,才能过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只要你能与这几个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出来。你会意识到,你的人生是好的。
16、想要让自己的内心获得更多的自由以及更强大的力量,就必须要在遭遇冲突时,拿出勇气去面对它,同时尽量去寻找解决办法。勇气越大,自由和力量来得越快。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