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辅助素素开启的新一自媒体号,感受颇多。
回想起第一次接触自媒体,是在2019年。那时候已经很多人在抖音上捞了盆满钵满,我自信地认为自己“满怀绝技”,不应该错过某音平台这一末班车。
01
在朋友的推荐下参加了某音技能培训,对平台机制、短视频制作等进行系统学习。于是自己的个人账号开始了,经过半个多月,账号流量还可以,至少在走上坡路。最后因大宝不适应早教,俩娃经常哭闹粘人导致我精力不足而使得账号半途而废。
这是现实原因,本质原因还是因为第一次做账号定位不清晰,做着做着失去了中心轴,如果只是拍着玩玩而已是可以,但从一开始我的目标性太强。
02
第二次自媒体是腾讯2020年视频号刚萌芽的阶段,通过几个社群科普我也捕捉到风口的重要性。于是总结了上一次做某音定位问题的经验,我专注在自己瑜伽兴趣上,心想,热爱喜欢的事情拍成视频,应该可以长久一些。
前后有6个视频得到后台推荐,粉丝也越来越多,后来因为什么放弃了呢?
因为平台的流量性质,我们知道某音是广域流量,视频号是私域流量,当我点一个“赞”,背后朋友圈的亲朋好友都会看得到,原本做梦都希望流量裂变出去,怎么害怕了呢?
因为拍瑜伽视频,我穿的是运动健身衣服,有时候露胳膊露腿的,年轻人还好,七大姑八大姨转过去我母亲那边说三道四,更有异性粉丝评论区五花八门的留言,那会我自己都觉得玻璃心。
我后来自己理一理,想做短视频没错,但是瑜伽不大适合,我内心始终觉得,没有面对面指导调整的瑜伽都是假把式,很容易误人子弟,隔着手机屏幕,粉丝观众练错了,理解错了,代偿是自己的身体,不能这么做。
后来这个号就搁置着,目前每天还是有粉丝动态活跃着。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两次的自媒体创作失败经验,冥冥之中在为第三次铺垫着。
03
让我重振旗鼓做短视频的动力是源于对先生的爱。
我和先生从校园的学长学妹走向婚姻家庭,婚后他创业,坚持室内空气净化除甲醛这一领域,7年的坚持,公司的规模、团队的业务量都越来越好,倒从内心讲,业务范围局限在大泉州的本地治理。
有了7年的沉淀,产品不断升级,品质和服务越来越范到位,从检测到治理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却的就是资本投入,缺的是营销广告,让标准化走向全国。
随着新一轮疫情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老百姓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我们心有余力不足,外面的老百姓有咨询,我们服务不到,成本太高,他们在当地也找不到靠谱专业的机构。
瞄准了这点,几个前两次定位和心态问题,我第三次在某音平台做起短视频。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两年前,很多人就说抖音的红利期过去了,但是每一个当下都有踌躇满志、昂首挺胸前进的人。
这一次,我重新向专业人士咨询几个问题,确定好人设和定位,开始了。
这一次和以往不同的有几点:
1、轻松心态,没有被自媒体绑架
我的初衷特别明显,我希望助力先生的企业发展,但是我还是俩娃的宝妈,偶尔上上瑜伽课,所以我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在这件事上,能成最好,不能成也尽力了,这也是先生希望的。
2、最少的时间做最充足的库存
素材的拍摄这点最让短视频运营者焦虑。我是如何做好库存准备的呢。基于第一点心态放平,我就地取材,开车、公司等地都是素材背景,通常我带带换衣服,可以产出3-5个作品。
这点又回归到人设上,企业老板娘,一位专业事业心强的老板娘。明确方向后,就是细分市场领域。定大家都忙,粉丝是看着看着消遣时间,而我就是奔着吸粉引流想要变现,就这一点围绕展开,不在于粉丝多少,而在于转化。
坚持一个月下来,变现10万,为公司业绩锦上添花。
3、独树不成林,团队配合是关键点
一改过去自强自大的性格,这次我联合公司工程部,一线工地现场、公司花絮、行业干货等素材,丰富、专业、有看点,粉丝一看真实靠谱有代入感。
在第10个作品的时候流量池突破了,给了我和团队信心。
目前这个账号几个流量维度数据稳定,虽然不像大v涨粉迅速,但是粉丝粘性强,我觉得挺满足。
再回到开篇说的,辅助素素做一新自媒体号,为何想分出一部分精力与她合作,下篇慢慢道来。
【齐帆齐微课第158篇,字数1632,共累积255176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