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嘛,对外国友人大概是1月1日(Happy New Year),对国人是每年的农历春节(Happy Spring Festival),虽然时间点不一样,不过相信有一点是一样,那就是这是一个新的时间起点了,对国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借口过两次年,哈哈!
拐回正题,对过年觉得最有感触的,我想有两类人:一是小孩子,二是长年漂泊在外的人们。小孩子过年高兴的是有新衣服穿(这一情况对穷人家的孩子更是浓厚)有红包拿(虽然被父母没收的情况也很多),有零食吃,有地方玩。在这些孩子中,还有一类孩子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留守儿童,平时的节假日基本上见不到在外的父母,只有在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才会见上一面,虽然时间短暂,不过相信这是他们一年中最大的期盼。至于漂泊在外的人们,对于过年,那已经不是意味着衣服零食风景,更多的是对家的一种牵挂,对老父老母对孩子的一种牵挂,和家人的团聚是他们最大的主题,虽然我没有那么深的体会,毕竟我没有漂得太远,不知晓旅途的艰辛,不过家嘛确实是人生中最大的港湾,在外面再辛苦,委屈再多,回到家了似乎一切都轻松了,把一身的不良情绪在进家门前全部打扫干净是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随年龄的不断增长,现在与其说是过年图个热闹收个红包,还不如说是一种约定俗称的风俗,回家看看父母,拜访拜访亲戚,走动一下老师同学,一切都按部就班,过年的年味不应该说是淡了,而应该是方式的转变。只不过小时候有小时候的好处,好吃好玩好喝,长大也有长大的好处,陪老爸老妈唠叨唠叨,有娃的顺便带着娃一起折腾折腾。平常没注意的注意到了,老爸老妈头发开始变白,终究还是要老去,孩子的身高也在越变越高,注定有一天也会离开,自己也开始变得有点不知所措,到底该多陪陪家人还是多多赚钱养家。年是回去的时光,也是走向未来的一个时间标记。过年成了最大最矛盾的节日,有匆忙回家的,有悠闲回家的,有盼着回家的,有不敢回家的,每个人回家的意义都不一样,不过对父母孩子思念似乎是更多人的共同目标。
不过大概有这么一句老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倒是说对了,不过也透露了些许的无奈,毕竟真的无论有钱没钱都能回家过年吗?我看不一定吧。每个人回家的理由总是相同,无非就是过年了该回家聚聚了,但每个人不回家或回不了家的理由却是千奇百怪,有的是忙到无法回家,有的是觉得回家太没意思,有的则是出于没赚到钱混的不够好而没脸回家。没有任何可以被反驳的原因,也不管出于何种考虑,结果要么就是回家要么就是不回家。年只是提醒自己是时候回家的信号,而不是催赶回家的大棒。
至于对于各类媒体,包括新闻,自媒体等等,一边报道回家的路有多么多么的堵,一边又继续煽情着各种回家不回家的酸甜苦辣,那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自然现象了,到今年没看到春晚的造势宣传之举,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不过无论是宣传所需还是自然而然,这个年也就这么来了,也就这么过了,唯一感受到的就是放假好舒服,假期结束了,好不想开学,好不想上班,各种节后综合症一路袭来,才警觉原来我还有放过假过过年。对于归乡的游子而言,最后的归途才是痛并幸福着,一边被老爸老妈塞满各种好吃的好喝的,一边又得辛辛苦苦地带回住所好好处理,然后一边体验着老父老母对自己满满的关爱一边又期待着下次的重逢。没有别的,仅仅只是为了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