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双夫妇,河南人,跟着高中同学参加了一次礼拜之后,认识了这对虔诚的基督徒。
他们靠做些小买卖为生,走街串巷地叫卖烤面筋、糯米包油条等小吃。在我看来这是份辛苦活,风吹日晒雨淋不说,还要时刻堤防着城管,但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淳朴的笑容,这让每天坐办公室吹空调还满面愁容的我十分惭愧。
每次路过他们的小摊,他们总会热情地硬塞给我几串,让我带回家给孩子吃。虽然觉得有些不健康,但总不忍拒绝。他们总是亲切地称呼我为姊妹,读不懂经书时他们会耐心地给我讲解,不愿读时他们也不强迫,虽然我不常去做礼拜,但聚会一有好吃的他们就会叫上我。
我不太信那些读本上的教条,但我相信一种好的信仰所塑造出的好的人格与好的精神面貌是值得相信的。
02
我的一位前同事是一位刚师范毕业的90后,也是河南人,刚来学校的时候,对学校的环境各种嫌弃,哭着吵着不想呆。校长为留不住她,特地安排她既当班主任又当教研组长,生活上也为她提供各种便利。我们本以为她是城里来的独生女,所以才如此娇惯。后来却得知,她也是农村人,而且家里有三个孩子,她还是老大。
学校的年轻老师十分匮乏,所以对年轻老师十器重,也十分宽容,而这位新老师却有些侍宠而骄了。教育部门很忌讳的一件事便是推门听课。就是一位老师正在讲课,而有人不经允许就推门进去听课,这是被明令禁止的,一方面会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一方面对上课教师也很不尊重。一个师范毕业的专业教师不可能不懂,但她偏偏就明知故犯了,搞得一些老教师很是不满,校长去做她的工作,她却又表现得有理任性,校长只能劝其他老师当她是小孩子,不要与其一般计较,可问题是一个“小孩子”可以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吗?
因为有了“小孩子”的特权,她便开始为所欲为,随便乱动其他教师的教具教材,甚至电脑和抽屉,当然也是没经允许,随后遭到质问,就一句“唉呀,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怎么这么小气?”搞得大家都哑口无言。当大家都以为她为人大咧,不拘小节时,她偏又将自己包裹地挺严实,抽屉上锁,电脑加密,见人耳语,却又经常炫耀自己挣了多少外块,大家问是何行当,她却故作神秘,说是技术活,要保密,好似深怕人学了去,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是在刷淘宝单而已。
自从允许学校托管的规定下来之后,学校应广大家长的要求也办起了集中托管,跟她搭班的老教师因为身体原因不愿意参与,校长也规定,每个班的托管不能由一个老师独揽,否则就予以取消。她便在老教师面前信誓旦旦地承诺,只需要老教师托管一个课时,其余的课时由她来负责,薪酬与老教师平均分。老教师当时感动得老泪纵横,逢人便夸,这个新老师真是又懂事又勤快,对老同志敬恤有加。
可托管开始没多久,她又觉得自己好像吃了大亏,去向校长申请按课时发放薪酬,如此出尔反尔,气得老教师顿时下一月便退出了托管,他们班的托管也就此打住。我们都戏言,这叫打翻狗食盆,大家都吃不成,如此重利而短视的行为,实在令人惊掉下巴。
03
我的另一位前同事也是一位90后河南人,长相可爱喜人,也特别“会来事”,我不认为会来事就是一种坏毛病,那些嘴甜腿勤的聪明人谁不喜欢与之相处呢?难道非得跟实实在在的没教养找堵吗?
她家庭条件好,为人低调谦虚,做事也勤快,没事就一个姐前一个姐后地向我们请教,调去别的部门之后也不忘经常带零食回来看看我们,情商之高让我们这些木讷的80后很是惭愧。
我常常想,同为河南人,同为90后,受教育程度也相当,为什么做人的差距这么大?我本人并没有地域歧视,相反,我认识不同阶层的河南朋友,他们有的淳朴热情,有的知书达理,有的风趣幽默,和他们相处十分愉快。
我想不单单是河南,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如此,那些因为一粒老鼠屎就把一个地域的人都否决的做法也是十分恶意和偏激的,哪里都有好人坏人,哪里都会出现有教养和缺乏教养的社会现象。
教养与受教育程度并非正比关系,小学毕业也可能善良淳朴,遵纪守法;博士毕业也可能自私贪婪、作奸犯科。有教养的人让人如沐春风,而没教养的人,则好似一本槽糕的书籍,让人不忍卒读。
教养可以理解为社会中的公序良俗、家庭中的家风家教、学校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个人修养的温良恭俭让。这些外化为礼貌,而内化为教养。
教养需要纯正的内心,需要对长辈的孝心,对同辈的关心,对晚辈的爱心,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理心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如此,才可彰显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