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我焉知我之惧——海容文化五台山支教行2

子非我焉知我之惧

今天我怂了。

上午全体成员一起玩耍,我们义工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大的坑,那就是大人孩子一起玩“信任背摔”。信任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了,真的去面对时只有自己知道个中滋味哈,信任背后的恐惧指数决定了你的信任指数。由此我悟到日常生活中不是我们不愿意去信任他人,而是我们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

背摔就是要让自己站在高处,直直的倒下来,下面有人手拉手建立的缓冲带接着,底下还有厚厚的棉垫,理论上说安全系数是百分之百的,难度在于如果你是直直的倒下来,那么下面的人受力是最轻的,如果是一屁股坐下来,底下的人还真是很费力气才能托住。

信任背摔

说到这里,或许你已经开始觉得它很So easy!奥利给,我和你想的一样一样的。毕竟咱们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即便没有自己倒过,电视里还是见过的。

最开始是分成三个小组,让孩子们先体验,很多孩子非常勇敢,有勇气,身体轻盈,就像要躺下睡觉一样轻松的完成,很多孩子还玩了好几遍,当有孩子犹豫不决的时候,大人们的声音简直了,都像之前彩排好了的一样,异口同声:

没事的,快点倒下来,很安全!

你试试,试试,我们爱你!

你特别勇敢,你肯定能行!

3、2、1、!

3、2、1、!

哇,是不是很振奋,是不是恍惚听到了那雷鸣般的鼓励之声。我也是其中之一,拿着话筒不嫌事多的不断给人加油、倒计时!

无畏百灼生慧

挑战成功


问题来了,孩子们的体验结束后,我说开始家长们来体验,好几个家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进行得很顺利,后来有几个家长站到台上犹豫很久很不好意思的走下台来不玩了。

拿着话筒不嫌事多的人

突然,话锋一转,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声音:海容老师,你来吧!海容老师,你也玩一下!

我毫不犹豫的说:行!因为去年来五台山时已经挑战过了,我很有底气的走了上去,俺们也是吃过猪肉的人,不怕。走上跳台,我的头快顶着天花板,顿觉自己咋突然之间这么高,离地面那么远,心开始“嗖”“嗖”“嗖”狂跳起来,本能的转过头去看看底下的人有没有准备好,手有没有拉紧,有没有东张西望的……这时候大家开始喊了:3、2、1,没倒下去,总想一屁股坐下去!3、2、1又一遍,还是没倒下去!害怕,好害怕,明知安全却又不敢为之!我决定不尝试了,我走下了跳台,有些害羞,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去服务其它家长来玩,我就去做了在下面迎接背摔的人,开始给别人喊3、2、1了!当迎接了几位家长后,似乎更加确认这很安全,我的勇气又开始升腾,我又走上去了,这次依然还是会害怕,我决定要突破一下自己,如果按照要求把手抱在胸前似乎更害怕,感觉失去了手的功能后没办法抓救命稻草了,我就把手放在了身体两侧摔了下去!

此处放视频

挑战成功,把困难夸大,把障碍想得多永远是自己,当然,这也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并不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去突破这些自己设置的障碍和困难,而是真诚的能够面对就好。

子非我焉知我之惧呀!我们鼓励别人去做某事的时候也需要适可而止,因人而异,毕竟我们不是对方,永远不知他的心理在发生着什么。

有多少时候我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孩子不敢当众发言、不愿跟人打招呼、不愿意站在舞台中心、不敢迎接挑战……我们着急啊!遇到这样的情况,真的得想想子非我焉知我之惧。一味的去看轻孩子的困难,未必能够鼓励到孩子,而是需要引导孩子逐渐小步前进的去面对,或许更加能够帮助到孩子面对内心的恐惧。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今天,我返老还童啦!

我这次主要负责九岁以上孩子的课程。原本计划给九岁以上的孩子上思维导图和社会情感技能课程,谁知跟孩子们一连接,发现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气需要释放,坐下来上课似乎并不如他们的意愿和需要。日常在家时估计有这么多玩伴自在玩耍的机会不太多,每天要面对的都是校内学习,课后作业和校外补习。

聊聊自己的优势

你喜欢哪只

体贴关怀的故事

我们都喜欢老鹰

认真讨论

这个活动是正面管教里面的丛林,目的是让孩子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在讨论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智慧超乎我的想象,我问他们从这个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当别人说你喜欢的那只动物不好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想法和决定?

孩子们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要接受不完美。

当别人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时也没有什么关系,很正常。

还有一个孩子说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藏在活动里的要义就这样让孩子们全盘讨论了出来。

孩子们提出来希望玩游戏。

一起打结

加大难度

其实有兴趣在,孩子们是非常专注投入,而且也不轻言放弃,这个打结的活动并不容易,很多次跟成年人玩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根本打不开,尝试一会儿后就会想放弃。这个活动开了一个玩耍的大门,孩子们还想继续玩。

比波瑞巴巴巴

五连环游戏

这个游戏是一个️秘密武器,通常不会拿出来,因为大家会着魔,玩起来没完没了,而且嗓子还会冒烟。果不其然,至少玩了一个小时,最后几个孩子都倒在床上,看起来已经很累了,还是舍不得不玩。

一刻不能停

抓泡泡

木头人

机器人

可爱的滑滑老师

看着精力充沛的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玩伴、游戏、空间对孩子们是多么的重要,我也相信这些远比对着手机好玩。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呢?孩子们喜欢游戏、空间、玩伴,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

在玩耍中学习与人的连接,学习组织能力、达成共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规则的能力、遵守规则的能力、专注力……

这样是不是很好。

今天还有很多的分会场,因为成员的年龄,我们分成了家长组、6岁以下组、6—9岁组、9岁以上组,还有后勤组参加寺院劳动,想知道都发生了什么,看下面的精彩画面吧!

全体义工20人
海容文化娄老师家长课堂

正面管教家长课堂

低龄组孩子课堂

梓萱老师讲故事

中龄组孩子玩游戏

中龄组孩子课堂

我们的规则

大集体

介绍我的家

我也要说

我爱我家

娄美妈妈的临时家庭

姥爷带着来的小男子汉

后勤义工们点的灯

午餐

洗碗的义工

一天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写完文章还要开义工总结会,只能跟大家说:明天继续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