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阅读了第八章《设身处地的倾听》。
沟通有两大原则:一是自己充分表达意思。二是能设身处地的倾听,用眼观察,用心体会。
一般人的倾听是为了做出最妥帖的反应,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了解一个人,是“你"听“他"说,而不是"他"听“你"说。设身处地的倾听,出发点是为了解,而非为了反应。设身处地不代表赞同,而是指深入认识另一个体的感情和理智世界。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
表哥和他的亲戚一起做汽车配件生意,两人在一起接触之后,表哥就嫌弃那个人不讲卫生,把办公室弄得像猪窝一样,乱七八糟。
表哥还受不了这个人,中午有午睡的习惯,因为表哥从来不睡午觉。
慢慢的,两人的摩擦越来越多,不能相互尊重理解别人的生活习惯,不承认个体存在着差异,应完全接受。
最后两个人分道扬镳,不能进行有效合作。
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如果不能接受彼此的差异,也会摩擦不断,情感账户余额越来越少。
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自己最客观,别人都有所偏颇,其实这才是画地为牢。反之,虚怀若谷的人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而乐于在与人交往之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见解,重视不同的意见,因而增广见闻。此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用消极心理对待一件事,我们希望达到双赢的结果,可以寻找第三种解决办法,统合综效来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