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主题,归根结底还是艺术到底是服务大众还是表达自我的问题,其实大家都可以发现,艺术家们不然就是穷困潦倒,不然就是赚的盆满钵满,这是艺术这一行业所特有的超级明星现象。
为迎合大众而创作的艺术虽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却遭到同行的鄙视甚至自己内心也很煎熬,若是为了自己而创作的艺术,虽满足了自我理想,但自己的努力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使得自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这个问题前几天爸爸和姐姐也曾争吵过,爸爸是商人出身,坚定地认为电影就是一种商品,就是拿来赚钱的从中赚取利润的,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了就是好电影,没有好的票房就不是好电影,而姐姐是电影导演出身,更多的把电影看成是寄托着自己独有情怀的艺术品,可以说电影是为了自己而拍的,她曾还向我吐槽过她对一名同为导演专业的同学为了大众而拍电影行为的鄙视,爸爸和姐姐两个人最后也没吵过谁,自始至终都坚定自己是对的,而我作为这次争论的旁观者,发现两人的论点和论据都不是没有道理。
从父亲的观点来看,没有哪个投资人会为了让你表达你的理想,为了实现你的情怀而为你投资几个亿,让你拿着这几个亿去拍属于只你自己的电影;而从姐姐的观点来看,若导演为了别人而拍,那你的电影和其他导演的电影又有什么不同呢,若这部电影没有自己的特色,为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电影呢。
这个问题看似是无解、没有对错的,是的,只能说不同价值观,不同人生理想的人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就看你是属于哪种艺术家了。
在我看来,面对这个问题,也许做好的做法就是力求两者的平衡了吧,不管是诺兰还是李安,他们的电影中不免有迎合大众喜好的成分但也都保了自己的特色,但其中两者所占的比例可能就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一次次的捏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