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8岁的小仙女
早晨醒来的时候,听到淅淅沥沥的小雨声。滴答的落在我窗户前边的铁皮屋上。
也不知是昨夜晚睡亦或者是因为雨天的缘故,通常清晨六点钟的第一次苏醒延绵到七点多,整整延长了一个小时。
看了眼窗外,白茫茫的一片。索性,连床也不想起,就这样窝在暖暖的被窝里。虽然大大的被子很重,可是,却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同时,内心里很是庆幸,昨天那个大大的艳阳天没有错过,如果放到今天打扫卫生晾晒被子,那心情一定很不美妙。
重新拾起了英语单词的背诵,可能软件看我太久没有背诵,所以一下子给我跳出来80个已经学过的单词复习,再加上新学的40个单词,真心觉得120个单词很是煎熬。但过了今天应该就好了,嘻嘻。
我一直试图找出自己在老家的这种心态的来源。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可以严格按照日常的程序计划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可是一回到家这个地方,整个人就会变得非常懒散,什么都很懒。回来了老久了,可能地上堆着的行李箱都没有那个勇气去整理。
在童年的记忆里,对于家,好像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小的时候还好,随着年龄的渐长,越来越多的同龄人走散,我开始一个人。没有玩伴,没有别人,没有任何娱乐消遣的设施。家,就是唯一的去处。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会这样子?
记得以前,会特别害怕无聊。或者说是去做那些不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很想逃。虽然距离最后一次挑茶叶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好多年了,可是,现在只要一说让我帮忙挑茶叶,内心里就会萌生一股很强烈的抵抗。其实,我并不是真的讨厌挑茶叶,我只是讨厌在家挑茶叶,因为上中学以前的闲暇时间,我一直都在挑茶叶。夏天的时候,我宁愿去茶山上帮忙采收茶叶,也不愿在家里挑茶叶。感觉这个恐惧已经伴随了我好久好久,虽然平常都没有什么不一样,可是,把所有的东西仔细的捋一遍,这是我能找出的原因。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了当兵的那两年里,我有过想家。其他在外的日子,我从来不会想家。最多也只是一天一个电话的问候,但是不会想说要回家。所以中学阶段的回家,要么是因为没有生活费,要么是因为家里让回。那个时候最喜欢去广东,因为不用在家,所以那个时候经常是很厚颜无耻的住好久,甚至回家的时候还会很舍不得广东。
可能是因为喜欢看书,所以从书上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精彩。
所以会想要追随书中的脚步,去往那个远方。
有时候真的会觉得自己太过于执着,太过于敏感。其实像我们这的小孩,很多都是这样过来的,只不过,他们会比我热闹,会比我有伴。所以,这好像铸就了今天自己的性格。
现在到了这个年纪,有时候回想过去的时候会不喜欢那个时候的自己。可是,倘若追索根源,回到那个最初的时候去看自己,还是会觉得,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来说,那样的自己已经足够美好对于。
寒假开始了,按计划去做吧。
期待收获满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