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清晨微凉沁人,窗外楼房装修聒躁,翻身起床看书,这个周末破天荒没有睡一上午懒觉。一来不辜负难得的清凉,二是贾大山的这部小说精选集比想象中吸引人。
当时收到师兄寄来的这本书,还忖思应该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搁置了几月,昨日才翻起,谁知竟丢不了手,一篇连一篇,一气想看完,昨夜熬到十二点,剩了几十页,今晨急急续上读完,又趁热打铁,有了这篇读后感。
贾大山,河北正定人,与陕西的贾平凹并称短篇小说“二贾”,是习总书记80年代初在正定任县委副书记时的忘年交朋友。说忘年交可能夸张了点,两人相差11岁,但当时贾大山虽才40岁已获得全国大奖,作品收入中学课本,声名正隆,风头日盛。习去寻访他第一面,贾竟扭头压低声音对一旁的人说“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可见当时之自负与清高。现场的空气似乎停滞了一下,但习近平并没有介意,依然笑容满面。不一会儿,主人与客人因相谈甚欢,气氛就重新活跃起来。后来竟结下深厚友情,每周六晚忙完公务俩人总喝茶抽烟聊天到凌晨两三点,为不惊动看门大爷,习近平踩着大山的肩膀翻门而入县委大院,俩人相视一笑,隔门道别。
这部小说集收录了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42篇短篇小说,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等一批短篇佳作。贾大山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笑与泪,歌与哭,在现实主义文学层面的积极探索,使得他在同类作家中独树一帜。在回忆贾大山的《忆大山》一文中,习近平评价贾大山是一位“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的作家,他还提到其小说《取经》,并说“我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贾大山共写了22篇《梦庄记事》系列人物及故事,主要描写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及农民发生的巨大变化,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气息,以冷静视角客观反映基层干部和普通农民。《午休》里秦老八养的水貂被黄大令打雀的枪声惊死了,秦黄两姓是世代仇恨,被人告知后本以为烈性的秦老八要又跟以前一样釆取暴烈行为,然而出乎意料地这次竟平静地撵走了中间挑唆的同姓人,还客气说“有这闲工夫,你喂两窝小兔,弄点钱把脚上的烂鞋换换!”主人公心态的变化正是市场经济发展到农村的折射,角度很巧妙,意外的结局有种欧亨利小说的特点。
我更喜欢此书后半部分关于县城一些落拓不羁的知识分子的几篇小说,《老底》写一饭店老板年底总要设宴请县城的“四大名人”,听他们说“竹林七贤”、拉胡琴、论名医、谈文物古迹,笑文化人有知识没力量,这年年底老板露了一手,给大家回忆了一个传统席面——全羊席,烧云子是烧羊脑,烧明珠是烧羊眼,“望峰坡”是鼻梁肉,“芙蓉顺耳”是羊耳朵,种种雅名说得文人们目瞪口呆。最后又让猜什么是扒金冠、扣麒麟顶,正当大家发动脑筋时,他围腰一抖下厨油爆勺响,端上一盘通红一盘金黄的菜,指着菜得意地说“羊头,也是羊头,白毛羊头!”显得既有知识,又有力量。这是一个厨师对自己所掌握知识的极大彰显,立刻秒杀全场所谓文人。还有那篇获全国短篇小说佳作奖的《容膝》,古玩店的小夫妻做买卖与众不同,明知拓片畅销,偏不肯多进货,每次有人要买,先把人家打量一遍交谈几句,好像是要考查一下人家的道德学问,配不配买他的“容膝”拓片似的。“容膝”二字来自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是说辞官回到老家,不嫌房子小,容下膝盖就行了。小夫妻的拓片没卖给口称喜欢名人字画家里却挂着“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的油腻胖老头,也没卖给一个家徒四壁想买幅珍迹挂在屋里冲冲晦气的落魄机关干部,认为一位有念心,一位有怨气,都不适合挂“容膝”。反倒觉得常常来逛店的卖绿萝卜的老甘活得通透,家两间茅屋屋前垂柳屋后菜畦,无争无求做到了容膝之“安”,然老甘却道人生在世哪能无求,潇洒离去。隐喻了物质时代不贪不怨无欲无求的人难遇,真正觉人世间少有……等等此类短文,耐人咀嚼,耐人寻味,意犹未尽,意犹不绝。
贾大山的作品传递出的是积极的道德秩序和优雅的文化价值,欣赏他作品的读者读后会心生欢悦,也油生敬意。用他自己的话来结束这篇书评,“我不想再用文学图解政策,也不想用文学图解弗洛伊德或别的什么。我只想在我所熟悉的土地上,寻找一点天籁之声、自己之趣,以娱悦读者,充实自己。”中国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铁凝用他的话为他的小说集写了序《天籁之声,隐于大山》,的确,文如大山里的天籁,纯净,静穆,又回音缭绕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