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赢政为秦王,加快了征伐兼并诸侯国的进度。诸侯为了自救,往往派人入秦,要么实施斩首计划,寻机刺杀赢政,要么入仕秦国,打入敌人内部,为本国传递情报。
这些现象引起赢氏宗族大臣的关注,他们纷纷向秦王建议,对“诸侯人来仕者”,“请一切逐之”。秦王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立刻在全国范围内盘查甄别外来人口,其他们一律遣返回国。
这其中就有一个名为李斯的人。
李斯上书秦王,力陈自古乃今秦国用客以霸的历史,说明没有客便没有强秦的道理,这便是著名的《谏逐客疏》。
秦王认为李斯所言极是,便令人召回李斯,并废除了逐客之令。
不过,秦王在对待客的问题上,走得比李斯在《谏逐客疏》中所说的更远——他不仅不再驱逐秦国境内的客,还进一步秘密派善辩之士前往诸国,要么以客的身份游说诸侯,要么用财物收买各国名士,使其为己所用,如不肯就范,则“利剑刺之”。
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则用之,不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则杀之!
秦王此计,不仅令秦国一时间人才济济,更使各国迅速缺乏可用之才,加上“良将随其后”的攻伐,“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其实,秦王的这一策略并不新鲜,上溯一百多年,商鞅入秦之前,在魏国就曾遭遇过这一套。
当时,商鞅在魏相公叔痤府上为客,公叔痤知道他很有才学,只是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自己便病倒了。魏王亲自前来探病,公叔痤趁机向魏王举荐商鞅,称其“年虽少,有奇才”,所以希望魏王能够“举国而听之”。见魏王不以为然,公叔痤便又建议说,“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如果魏王当时能够做得像秦王赢政一样,无论是用了商鞅还是杀了商鞅,后来的天下可能就都没有秦国什么事儿了。
除了用或杀之外,还有一种不彻底的处理办法,就是废,即让其变得残疾不可为用。使用这种处理方式最著名的,就是庞涓。
按照通常的说明,庞涓是个嫉贤妒能之辈,看不得同学孙膑比自己厉害,所以就设计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让他从此无法见人,让自己的地位从此无人能够取代。
可是,问题是,庞涓在魏国为将,孙膑当时则仍然在齐国,孙膑并未给庞涓造成实实在在的威胁,庞涓为什么要下此毒手?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庞涓是怕孙膑也跑到魏国来,一旦得到魏王赏识,才能一显现,庞涓地位就会被动摇,因而未雨绸缪,将其先行废掉。
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可是,为什么庞涓不是将孙膑直接杀掉,而只是将其废掉呢?要知道,被废掉腿和脸的孙膑还有嘴在,只要他还活着,对于庞涓的名声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难道庞涓就不怕汹汹之口么?
庞涓废掉孙膑,最大的可能,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公心;而他之所以不是杀而是废,则是出于仁慈,毕竟,同学一场,下不去手。
公从何来?
为魏国除掉有可能帮助齐国称霸的人才!
为何不使其为己所用?
因为孙膑是齐国人,做同学的时候,孙膑一定与庞涓经常讨论天下时事和未来志向,庞涓深知孙膑将来必然仕齐,也知其一旦仕齐,必然西向伐魏,而自己将来即使在魏为将,也难以与其抗衡。所以,庞涓仕魏之后,为魏国长治久安计,只有杀掉孙膑,才能使魏国免遭来自齐国的灾难。
只是,情感一旦代替理智,做事就难做得彻底,隐患也就难消灭得彻底。庞涓的仁慈害了他,不仅让他后来死在了孙膑手下,也让自己成了丑角,以嫉贤妒能的小丑形象,数千年来一直为世人所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