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楼下的小媳妇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敲开了我家的门,我一看那架势,有点吓人,披头散发,眼睛肿得跟桃似的。
“这是怎么啦?”我妈着急紧张地问。
孩子们本来在家闹得不可开交,看见忽然造访的邻家阿姨,立刻就鸦雀无声了。安安静静地看着这个平时干净利索的阿姨,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太太就这么横中间,我们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我算是反应过来了,这是跟婆婆上演时代大战——婆媳之争了吧?
“姐姐,你书读得多,也懂得多,心态也好,你告诉我,我该怎么跟我家老太太相处下去?”
这妹子也太会抬举我了,我哪能懂得那么多呢,最主要的是她的问题是最难处理的婆媳矛盾。
说心里话,我是不怕问题,也算是能积极面对问题的一个人,但是对婆媳矛盾,我是真的不擅长。
我没有和婆婆相处的经验,我和我婆婆一年也就见一两次,一年下来相处的时间大概就是10天。
逢年过节,我都会按时送钱买东西,买换季衣服,尽可能该准备的全部准备。回家也是哪都不去,老老实实待家里,做饭,打扫,不多说话,婆婆的吃穿用度都是我一手包揽,所以,我们从来都是相安无事。
看着如此伤心欲绝的邻家妹子,我也不能说我也不知道啊!
“你也别这么想,阿姨呢,人挺好,对你也跟闺女似的,再好的关系,也有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们相互谅解一下,事情就过去了。”
说这话,我挺心虚的,因为这位婆婆大人,从来都没有说过媳妇儿的好。每次见她,我都想躲,我太害怕是非。
跟这老太太聊天,句句话都不离“山里的娃”。我也不爱听,我就是山里娃。她看不起农村人,媳妇儿是重庆人,地地道道的山里娃。
听说过三观不合的夫妻,可这明显的是三观不合的的婆媳。
我觉得小媳妇人挺好,挺热情。可能是因为我俩娘家离得比较近的缘故吧,她对我格外热情,平时也喜欢上我家玩。
“姐,你就不知道,这十年来,我就是不想成天跟她吵架,所以什么事都顺着她,这次她简直是太过分了,我爷爷都快九十了,这次病了,我让我老公陪我回去探望一下,我婆婆她死活不答应,我老公也不吭声……”
这媳妇儿确实挺不容易的,两年才能回一次娘家,据我所知,每次都是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回去。
按理来说,家里老人岁数大了,又生病,晚辈应该第一时间回去的。
“你还是要好好的跟你老公说说,让他跟阿姨说,你不要和阿姨起正面冲突,不然这以后得关系就不好处了。”
我认为:儿子是妈妈和媳妇儿之间的黏合剂,只要儿子把双方的关系平衡好,不偏不向,凡事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考虑,多换位思考,婆媳关系就没有这么敏感了。当然,现实中总有些儿子喜欢和稀泥。
在家庭关系中,婆婆媳妇的关系是最难处理的关系。婆婆觉得媳妇夺走了儿子的爱,媳妇觉得婆婆总是霸占着老公不放手。
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两个本来毫无关联的人,没有生育之情,更没有养育之恩,因为一个男人而同住一个屋檐下。矛盾时而发生,也是在所难免。
当然,互怼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妥协也不能使关系缓解。
婆媳关系中,不能因为是婆婆的身份而居高临下,还时刻提防,媳妇更不能因为婆婆不是亲妈而保持距离。
沟通是最好的良药,只要用心沟通,坦诚相待,相互理解,消除隔阂,才能相处的融洽。
最后,我还是建议她,回家推心置腹地跟她老公谈谈,首先得让她老公要明辨是非,不偏不向,站在双方平衡点上去对待问题。
所以,在婆媳关系中,最关键的角色扮演者是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