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看什么节目?电视剧,电影,纪录片,还是综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你可能会说喜欢看的是短视频,而短视频里的好多片段都截取自各种综艺节目。
在之前只有非诚勿扰,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的时候,综艺这个词并不常用,我们仍把它们划作电视节目,当做和电视剧一样的消遣活动。我爸妈反而不喜欢都是明星参与的快乐大本营,他们的评价是“就是一群疯子在台上闹,你一个傻子在下面笑”,想想现在的综艺,不是大多都可以这样形容吗?不得不说快乐大本营有前瞻性,这也使得它至今存活了21年。
现在的综艺有两大特点:第一要好笑。我在初中快要中考的时候不写作业也要看快乐大本营,就是因为它能让我在学习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笑出声,得到一个半小时的释放。更何况在现在压力这么大的社会中,让人爆发出笑声是多么重要的事啊。连明星大侦探这样沉重的有死者要破案的话题都能玩出花,让人捧腹大笑,“好笑”难道不是现在综艺的精髓吗。
第二要有明星。现在的明星多多少少都有了“综艺感”,这是以前没有的词,更甚者有了把综艺节目当做作品的艺人,还出现了“综艺神兽”这样的称号。曾经的喜剧演员在综艺里如鱼得水,非喜剧演员也练习着说几句俏皮话。在综艺里可以看到更“真实”的明星们——这是粉丝们所期待的。
综艺近几年是如何成长得这么快的?在我看来,它的蓬勃发展和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国综艺引进
当时似乎是中国好声音开了这个头,接下来还有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拜托了冰箱,周六夜现场等等模仿韩国,美国的综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做的时间长的综艺做到后几季出现了改名的现象,更厉害的又改回来了,比如中国好声音。这其中经历的是借版权、挣脱版权、买下版权的过程。
国外的好综艺发展较成熟,全版照搬到中国也完全适用,首先发现这个机会的人可以说是轻轻松松把钱赚了。而这个市场几乎不需要培育期和创新期就拥有了很多资源,一时间各色综艺刷刷出现。
第二阶段:网综
各种综艺多得已经无法在电视上排开了,基于网络的便捷,自然地出现了网络综艺。网综比电视上的综艺尺度更大,过审更容易,并且几乎没有损失观众。试问现在哪个年轻人还看电视呢?就算有电视也是用网络电视不会看有线吧?网综的出现拯救了各大视频网站,人们终于有理由买会员了!不单可以看到更多的内容,还衍生出了投票等系列权益。
以前的视频网站都是不赚钱的,需要投入大笔资金买下电视剧电影的播放权,但收入的途径十分有限。而现在的视频网站赚上钱了,从它们开始投资电影、培养自己的艺人、参与网剧制作、制作自己的综艺等动作中可以看出,它们又活了过来,并且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圈。
第三阶段:整改
网综加卫视综艺,内容形态各异,水平参差不齐,传达观念有待考量,于是政府介入了。大批综艺节目停播、推迟播出时间,整改后上线的它们多了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可以注意到选秀节目里选手的纹身被马赛克涂掉,染的奇奇怪怪的头发被强行涂黑,而一些脱口秀也被上纲上线,嗯挺好。
但有的综艺就被彻底毁了,比如《极限挑战》。这是让我痛心的一件事,它的整体风格使得它必须整体大改,口号从“这就是命”改成了“这就是爱”,题材从精彩的碟中谍变成了公益事业。它的开头是很好的,朱碧石、猪羊同步等片段广为流传,可一不小心烂了尾。为它默哀三秒钟。
第四阶段:抱团
整改后,综艺节目整体迈上了正确且成熟的道路。开发商和广告商们也发现了其中巨大的价值,明星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既然如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明星!
选秀节目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争第一第二名了,直接整团出道!
《偶像练习生》9人,《创造一零一》11人,并且选拔方式直接由人气决定,这是直接赤裸裸的将每个人明码标价啊,背后的开发商以团购价得到了组团的明星,再以零售价分开出售,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
组团的魅力真的比他们个人的魅力大吗?这样的错误观念在最近的一个新综艺里得到了深刻体现,《校园之星天生音雄》,选出20个优秀选手,再让他们五人一组进行整体表演。个人展示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棒,但合在一起演出时,简直车祸,评委还在信誓旦旦地评论:“某某某没有突出你的个人特色啊。”
综艺节目确实是来钱快的方式,不需要剧本,不需要NG,甚至不需要脑子,靠强大的后期足矣。“台上是装疯的疯子,台下是大笑的傻子。”希望台上的不要真的成为赚钱的疯子,台下的也不要真的成为没有判断力的傻子。
世人所想千万种,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