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笔记及感悟(7--12)
7.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我们平时普遍认为,只要学生把知识点背诵下来,学生就掌握了知识。其实不然。而储备知识,积累知识,就好像一个书柜,一个书橱。他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
而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造。在适当的活动和情境中,创设教育的契机。
如作者在初秋的晴朗明媚的日子教学生描绘金色的秋天,他先向学生讲述了秋天的一些景物。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觉来描绘秋天。学生的思想在运动在丰富,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无法比拟的思考的乐趣和认识的享受。
又如我们现在的历史试题,特别是材料分析和论述题考查的并不是单纯的背诵,大多都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学生应该用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点去思考,去分析,这样才能不丢分儿。
8.如何有效让学生获取知识?
教师必须得学上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
一定要找到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不易察觉的那些交接点,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激起学生的兴趣。
要教会学生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来解决疑问。而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内容空白和思维脱节,需要老师充分的讲解。
9.如何让学生掌握抽象真理。
常遇到这种现象,学生很好的记住了定理公式等,但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
原因是,识记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弄懂大量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才进行识记。而不是死记硬背。
像背文言文和做数学里的应用题。都必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在思考和理解中加以运用。
10.11.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新内容。
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内容时,应当有特别的明确性。 尽量设法做到,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效果如何。应该给学困生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
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内容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
12.如何有效检查家庭作业
我曾经为学生布置过语文的课外作业。有背诵的,有书写的。可在检查的过程中书写的容易检查,而背诵的就很难检查。
而作者说,使用草稿本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样工作的优点是,首先在于检查知识是用不着把学生都懂得知识高深的重复一遍,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完全独立的学习。这样把检查知识变成了知识的积极运用,教师有可能密切注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工作情况,考虑到他们的个人特点和能力。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