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位学者到北大讲座。提问环节,有位学生问道:
“家境贫困的清北毕业生,该如何定位自己?”
“社会底层中,那些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一群人。“
该回答十分言简意赅,一时在空间朋友圈里大量转载,成为了读书无用论、努力无用论的论据。
但的确不可否认的是,该回答反映了有些人所认为的,一部分破碎的现实。
我们的确有必要去认识的,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这个世界。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现代中国第二次大规模的阶级流动也趋向平衡。在这样稳定的年代里,阶级固化成为了社会的普遍情况。你会发现:大部分的清北本科生都出生于富裕家庭,大部分985、211的大学生出生于中产阶级,大部分的二流大学、专科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农村以及普遍的小康家庭,个体逆袭成了统计学上的误差。贫富差距在目前的生产力条件下难以消除,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会远离贫困,但阶层之间的差距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大。这可能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无关公平正义。
那么,你还愿意努力吗?
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我们的生命呢?
生物学家去判断一事物是否具有生命,大多都是在观察它是否在运动,在继续“做某事”,在继续与环境交换物质。当一个物体被置于均匀的环境中,达到一种持久不变的状态,生物学家称之为“死亡”。
但绝不能把这类最终趋向“死亡”的过程当作生命,生命以“负熵”为生,在有序中获取有序,在无序中探寻有序,这是物理学里,生命的意义。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圈子的差距。人生最大的虚伪,不是无关痛痒或是袖手旁观。而是日复一日地被蒙蔽被欺骗被安于现状,却告诉自己是被迫的。
暑假在永州支教,有些家长根本就不尊重老师,把学校当作了一个看养孩子的收容所。孩子也就不尊重知识,认为学校就是一个娱乐场所,甚至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或者是因为要求孩子打杂而时间学习。
经济上的贫困导致了思想上的贫困,思想上的贫困又强化了经济上的贫困,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我尽力给他们带去了一些思想,一些知识。但我也很悲哀地认识道,他们之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摆脱不了贫困。
记得实习那时候我的主管问我,你们大学生是不是过得很迷惘啊?
我当时没有认真回答他,但在年年最难就业季的环境里,谁不会迷惘孤独呢?
因为学习没有意义,工作没有意义,意义本身也没有意义。
因为不是你努力就会有收获,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人这辈子总要面对各种失败,包括主观上的因自己导致的破碎,也包括客观上无可奈何的局限。
比如无论怎么努力都比不上王思聪;比如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男神/女神;比如每天熬夜刷题,还是比不上学霸的三分钟;比如北漂数年仍然买不起房,只能孤独地注视凌晨四点的月亮。
你虽然很努力很孤独,但依然很可能一无所得。
有部不记得名字的电影,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其他人仓皇失措,面色惶恐。而主角整理好衣领回到家中,十分平和地注视地球的毁灭。
所以啊,在面对这或许是必然的失败与破碎,在了解到现实的荒谬和无奈后,在清楚这既定的命运后,仍然能坚持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去做一个为人诟病的理想主义者,这或许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