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唐教坊曲名。44字,上下片各四句,均两仄韵转两平韵。《词谱》定李白词为正体。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花间意》等。回文词体又名《联环结》。
这个词牌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甄嬛传》里被安陵容反复吟唱。《宋词鉴赏辞典》共收录25首《菩萨蛮》。一起来品读领略,除了独处闺中的慵懒落寞,它还传递出怎样的心绪悲欢。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里,发现了大量唐五代手写卷子,其中一部分是燕乐曲子歌辞,它们的创作年代约起自七世纪中期至十世纪四十年代。敦煌曲子词中有两首《菩萨蛮》。其一是首决绝的誓言:“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参辰,即参辰二星,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这动人的心曲让人想到木心的“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其二:“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龙庭即朝廷。麟台即麒麟阁,皇帝褒奖臣子功勋之处的代称。上片讴歌往昔敦煌守将的英武,下片抒写对宁息边塞早日入朝的热望。
‘诗仙’李白的《菩萨蛮》一改其爽朗奔放:“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暮色苍茫中,久久独立于石阶,令人惆怅的不仅是寂寞,更是将归何处的茫然。
温庭筠共有十四首《菩萨蛮》,其中六首被收录《辞典》,精彩纷呈地表述寂寞春闺的离愁别绪。其一因孤单而晨起无绪:“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女为悦己者容,当悦己者缺席,内心沉重的失落与思念,多么惹人怜爱。
其二是 午 后 睡 起的孤寂:“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柳絮飘飞,杏花零落,雨后斜阳,倚门默默。
其三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香闺深睡图:“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人胜,剪彩作人形插于鬓边的饰物。
其四写出了深闺独处妇人的思之深念之切:“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其五因相思而伤春怨离的作品:“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鸂鶒(xī chì),水鸟名。金鸂鶒即鸂鶒形首饰。
其六描述从午夜到天晓的辗转:“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李珣的两首都是写思妇怀人之情。其一花荫中黄昏里倚望,烟波浩渺:“回塘风起波纹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消,望中烟水遥。”
其二捻筝遣愁绪,心随良人去:“隔帘微雨燕双飞,砌花零落红深浅。捻得宝筝调,心随征棹遥。 楚天云外路,动便经年去。香断画屏深,旧欢何处寻。”
牛峤的《菩萨蛮》虽亦咏思妇离愁,但因所思之人身处辽阳(征戎之地),所以非普通花间词可比:“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同是闺妇眼中的春景,因心境闲适自得而格外恬淡清雅。这就是陈克的《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宝甃,指代华美之井。簸钱,唐宋时青少年女子爱玩的游戏。
陈克的另一首《菩萨蛮》以雅正敦厚之词,讽刺冶游放浪之人:“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唐懿宗的第七子李晔被逐出宫,驻跸华州时作《菩萨蛮》,表达了悲苦与期盼:“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遮远树,陌上行人去。何处有英雄,迎归大内中?”秦宫殿代指长安的唐宫殿。
贵为翰林学士的孙洙以《菩萨蛮》抒发身不由己的感慨:“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回头凝望处,却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玉堂,翰林院的别称。唉,这真是让以权贵为成功标志,汲汲营营的人情何以堪!
韦庄是唐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亦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有三首《菩萨蛮》。其一借男女之情写乡国之思:“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红楼指故国。
其二是其早年浪游江南的作品:“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垆边人指卖酒的女子。
其三将故国之思、兴亡之感熔铸于疏淡的词句中:“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魏王堤即魏王池,东都游赏胜地。
晏几道以《菩萨蛮》传神地描述出弹筝者非凡的技艺:“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舒亶的《菩萨蛮》是首送别的小词:“画船捶鼓催人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尊空。知君何日同?”短短44字有一催一留的对比、欲去欲留的矛盾、欲留难住的惜别及南北相隔的慨叹和别后重逢的希冀。
李清照南渡之后所作《菩萨蛮》,以轻灵秀逸之笔写乡关家国之痛:“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南宋初年,金兵大举南下逼近长江,情势危急,为避兵灾,词人李弥逊送别妻子去南方,并作《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薰风指南风。战乱中离散的深沉悲痛与忧虑凝结在“无泪倾”和“无雁回”中。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侵入江西,隆祐太后乘船逃到造口再由陆路流亡到赣江。金兵追太后至造口,大肆屠掠。四十年多后,辛弃疾到此,抚今追昔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张镃的《菩萨蛮》·芭蕉,是首咏物词:“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 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雨打芭蕉惹愁绪,经雨芭蕉叶犹绿。终究是境由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