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书友,大家好。今天的晚读我们继续共读《禅者的初心》的第十个主题点“倾心向佛,遇见真我”。
禅修的目的是恢复清净的生活方式,超越一切得失心以及名利之心,所以修行不需要用知性去分析我们的清净本性,只要保持真实本性的本来面貌就好。我们也不需要去欣赏本性,因为它在我们的欣赏之外。所以铃木禅师说,我们不需要去深究什么是佛教,只要打坐,保持最清净的动机,静默得如我们的原初本性,就是应有的修行方式。
而实际上,坐禅并不是佛教的四种基本活动之一。佛教的四种基本活动或行为方式是行、立、坐、卧。坐禅是一种包含无数活动的修行,甚至在佛陀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
对于禅修不太了解的人,会强调某种坐禅的姿势或某种对佛教的理解,甚至以为坐禅才是佛教。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不需要去强调特定的教法。在佛陀的原初教法中,包含了所有的佛教宗派,有各式各样的教法藏在其中。
因为佛陀是这种教法的开创者,所以人们才会称他的教法为佛法。但事实上,佛法并非某种特定的教法,佛法只是真理本身,而这种真理之中又包含着各种真理。坐禅是一种包含日常生活各种活动的修行,所以,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强调打坐的姿势,因为如何坐禅就是如何行动。坐禅是最基本的活动,我们通过坐禅学习如何行动。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活的每一刹那,都是佛的一个短暂活动,我们打坐,就是成为佛陀本身,成为历史上的佛陀。所以,不管我们做任何事或者什么都不做,佛陀都在其中。
当我们以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实际上一切都是佛的作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其实只是佛的不同名字。当认清这些,我们就不会再刻意强调某种活动的重要性。也不用强调坐禅是哪种基本方式,因为所有的姿势都是在坐禅,而每一种姿势都是佛陀的姿势。
佛陀的教法无所不在,人们所见、所做、所在之处,无一不是佛陀的道路。铃木禅师说,宗教不是任何特定的教法,宗教无所不在。当我们忘掉所有特定的教法,就不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不应该用二元思维去探讨人生,不应该有任何特定的教法,教法存在于每一刹那,每一个存在。
我们应该在没有修行和开悟之处建立起修行的习惯,如果我们为了修行而修行,把修行当做负担,就没有机会让自己获得完全的平静。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坚定相信自己的真实本性。只有在意识经验的范围内,才会有修行与开悟,以及善与恶之分。但我们的真实本性超出意识经验之外,不管我们能否检验到自己的本性,它都是超越意识地存在,我们必须以本性作为修行的基础。
修行时,我们要坚定相信心的本源空性,不要刻意停止心念,让一切如实呈现,杂念就不会在心里久留,也就会得到一颗清明且空荡荡的心了。也许我们知道如何让身体休息,但是却不知该如何让心休息,所以即使身体静下来,心仍然很忙碌。只有当我们坚定地相信心的绝对宁静,才能达到清净的本源状态。
道元禅师说:“当在虚妄中建立修行。”说的就是心灵的空性,当把一切的相都当成虚妄的,不去执着,就会产生智慧。如果想要赶走虚妄,反而虚妄会赖着不走。当我们的心为了抵抗虚妄,就会更加忙碌。所以,我们不要被虚妄困扰,冷眼旁观,就会拥有真心、平静心。
同理,如果刻意追求开悟,就会给自己的心带来很大的负担,你的心也会无法看到实物的实相。所以,我们只管打坐,当我们的心达到超越心的境界,就会从容自若地认识到事情的实相。
佛法的哲学极具包容性,而且十分合乎逻辑,所以佛法不仅仅只是佛教的哲学,也是有关生命的哲学。佛法教法的目的是要指出生命是超越意识的,是存在于我们亲近的本心之中的。
铃木禅师用最寻常普通的方式讲出佛法的要义,并不想透过玄妙的哲学思维来推广传导。他希望想成为佛教徒的弟子坚定“只管打坐”的信念就好。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后说:在坐禅时,我们就会证得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当然修行并不是坐在菩提树下,也不只是盘腿而坐。不管是山峰、树木、流水、花朵,都是佛道,万物都会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到佛的活动之中。
我们所说的万物以各自的方式存在,并不是指万物各自存在于自己的意识领域,而是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实际呈现的一部分,或称之为一个有限的观念。当我们只是我们自己的时候,就是以我们专属的方式存在的时候,也就是呈现佛的自身。
当我们不去纠结坐禅、或者佛道是什么,只是安心打坐的时候,我们就能了解到佛性的意义。佛性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是我们还没开始坐禅,还没从意识层面认识佛性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无不是佛的活动,如果你刻意去了解佛性,就不会了解,而如果你放弃了解佛性,则对于佛性的真正理解就唾手可得。
所以,我们只要心怀虔诚,不去刻意追求,静心地打坐,倾心地沟通,不管身处何方,都可以成为环境的主人。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存在,那我们就是佛的本身。
没有刻意成为佛的时候你就是佛,这就是寻求开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