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写文章,变成拉家常
读书时,语文老师经常要求我们背文言文,虽然我喜欢文学创作,但那时背之乎者也依旧会头痛,甚至在内心指责古人矫揉造作,为什么能一句话说清的事,非得用两个字:然也?非也呢?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造纸术发明之前,战国至魏晋时代人们用竹简书写,因为每一笔都需要刻印,所以人们非常珍惜竹简。再后来习读汉语言文学便发现,唐诗宋词语言凝练、优美,每一句诗词古人似乎都精雕玉琢,很难将其中任何一个字进行替换。
当今时代,书写变得极为普遍和快捷,似乎只要人人拿起手机,或者提起笔都能一吐为快。
可仔细读现代人的作品,有时可以简单称为文档里的聊天记录。语言苍白、啰嗦、累赘中还有许多毫无情感可言的说教。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习惯呢?这大概与太方便,太容易有一定的关系。许多人写完文章检查一遍马上就推送去网络之后求关注、求转发,求赞赏,很少有人求指导提高和点评。
在互联网授课多年来,指导学员作品时,偶尔会读到一些“拉家常”的文章,也会一遍一遍地告诉同学,文章结构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大家懂得“素材”的归整和删减。
生活中每天会有无数件小事拼凑在一起,填补了24小时,但是如果让你去写一篇文章,总不可能把早起、晚睡、吃饭,到扫卫生,和谁打电话,和谁喝咖啡都写进去吧?
那如何来写好文章呢?我们中国文化对文章做了结构的区分,让大家通过结构来定位创作素材和发挥空间。
比如写记叙文我们就要严格按照六要素来行云流水地书写。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起因之下去写整个事件的过程,最终将事件做一个漂亮的收尾。
有人写文章时,标题是:《我和闺蜜逛街》,内容却跑偏到她和老公去马尔代夫旅行。原因是她习惯了天马行空、让文章不修边幅。有时自己写得酣畅淋漓,却不知让读得人煞费苦心,看不懂作者这个迷宫到底哪里是出口。
写文章要学会在素材里挑选围绕“主题”的核心内容和故事。
比如我们今天去了动物园、华山和回民街这三个旅游参观的景点。但是,我们的标题是:《西安的美食一条街》。接下来我们重点要写的就是我们陕西的最大特色之一:美食。那么对于今天我们去过的动物园、华山就不提了吗?
不,当然要提。怎么提?难道要写:今天我们先去了动物园看了狮子、猴子、老虎,又去了华山体会了华山的高耸入云吗?
不是,我们要一笔带过前面两个,重点放在美食街中。所以我们要写:在去往西安美食一条街之前,我们同行几人饶有兴趣参观了秦岭野生动物园与攀登了以险峻著称的华山。
当我们从华山坐车离开到达美食一条街时已经华灯初上,饥肠辘辘。这时的美食一条街已经人满为患,来去穿梭着世界各国游客,而烤串和泡馍的味道也在空中随风飘扬......
我们把美食作为文章的核心重点,介绍它的种类、吃法和大致的文化背景,如果有一些美食有历史典故,还可以引经据典融入文章。而你在吃饭中和闺蜜一个小时的聊天记录,可以简单缩减为:如果下一次让你再来,你还会喜欢这些美食吗?我的几位好友都纷纷点头,或者她们有人喜欢,有人觉得依旧不太习惯。仅此而已。
一个人喜欢写作,就要学会写作,不能盲目、冲动地写。我经常与我的学员说,写作分为三部分:第一、语言基础;第二、结构把握;第三、思想提升。普通作者如果能做到前两部分,读者就能看懂,也能欣赏到一定的美文佳篇;而优秀的作家可以为文学作品融入思想和饱满的情感,让它们在纸上翩然起舞。
一个人创作时词不达意,必然是阅读不够多,或者积累太少,一个人写作容易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必然是没有明白文章的结构要求。
比如: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动物系的说明文,我们要写动物的哪一些特质呢?动物的名称、生长环境、种类、习性、爱好,以及它们存在的历史。而我们要写植物的说明文时,则需要写植物的生长环境、习性、分类、颜色、形状,以及它在大自然中存在的历史时长等。
如果说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完全盲目,不知道要写什么文体,不知道应该如何起笔,必然一篇文章中会融入记叙文的部分要素,会有说明文一些特征,之后又读起来有一点议论文的说教影子,这样的文章,永远都不会登上大雅之堂。
写作如何能避免成为自言自语的拉家常,一定是从文章的结构开始把握。一个人看过的书、听过的课,都会呈现在他的文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