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父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先听闻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得的,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以如此。如果是他求得的,他跟别人求得的方法也不一样吧。”
记:想起了《道德经》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想这两者是共性的。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好的品质。孔子的得到,不是巧取豪夺,不是用心钻营,是因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得来的。也有人认为《道德经》其实是教你诈,那是扯淡了。“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显然不是谋略,而是真正的智慧和修养。我们常说天意。这种情况就是:天与之。那到底是不是老天给的呢?可以这么说。因为天就是道,就是自然。我们的一切都是自然赋予,都按照自然规律运行。也可以说是自己给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结果,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又存在于自然之道中。这里面是有因果关系的。佛教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平常说的算命相面,很多人都有过经历,有的觉得很准。南怀瑾老师说过,算那个没有意思,只要记住“进德修业”四个字就可以了。正是这样,你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就行了,何必去问呢?问了又怎样?正确的方法自然引导你走向正确的地点,错误的自然会引偏。又何必问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了,才会有收获。若是好吃懒做,对着一片荒地问明年能长出庄稼吗?可能吗?“温良恭俭让”,这些道德品质,正是要耕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