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路线:水关长城一八达岭森林公园一青龙桥火车站一八达岭关城一八达岭长城一岔道城住宿。
现在我们进入延庆地界了,昨晚在水关长城边的民宿住的,枕着铁翼长城,窗外一弯明月,孩子们普遍都说,在山里睡得比第一晚好多了。
早晨起来洗漱,收拾行装,吃过早饭,孩子们越来越熟练,还是7点多就出门了。
昨天在关沟徒步,乡野间撒开了走,队伍渐渐散了,队长们要么走累了,要么被乡间美景吸引,也没心思管组员们了。晚上回顾的时候,我特别称赞了王一鑫和仰之带的绿队,六个孩子前后照应,始终走在一起,遇到有谁走不动了,仰之就会跑到她身后推着她走一段,美其名曰“加马达”。之后我让每个组重新推举四位小队长。
今天队长们果然十分尽职,早上我们沿着公路一队走到八达岭森林公园。这一边挨着栅栏外的铁道和涵洞,另一边是公路,孩子们就像一列开往春天的火车,活泼、向上。一起唱个歌吧!少华老师写的《温榆谣》特别应景:“温榆河,军都山,碧水环绕北京湾……”
进了八达岭森林公园,边上有个体验馆,一些孩子在沙地上跑出复杂的路线图,他们说:“我们在造铁路呢!”
山里很安静,李老师让孩子们分组去“狩猎”,把山林里发现的小动物都记录下来。孩子们各显神通,有的趴在地上找虫子,有的躲进树林学鸟叫。
沿着山林往里走,我们想去丁香谷找古佛洞,连着翻过两座山,有段爬升很陡。孩子们在平地走不觉得,这一下距离就拉开了,有几个孩子跟得比较吃力。结果地图上标记的路线不对,只能原路返回,正好“捡”回来之前落在后面的孩子,这一下后队变前队,又是下山路,一下子让掉队的孩子重拾了信心。
这一段弯路,让相对轻松的一天一下子增加了徒步强度。虽然是计划外的登山,我却觉得很值得,从一开始感觉跟不上了,气息喘不匀了,到后来越走越舒服,一方面是身体逐步适应了这个节奏,另一方面也是突破了心理上的畏难情绪。无意间为第四天最艰难的行程奠定了基础。
午饭后我们出了森林公园,徒步去青龙桥车站。李老师给大家讲解了詹天佑的贡献以及人字形铁路的原理,孩子们隔着栅栏,欣赏这样简单巧妙的设计。别着急,后天我们还要坐着S2列车从这里经过,亲身体验一下换火车头的时刻。
离开青龙桥车站,我们走到八达岭,终于开始爬长城了!这一天云淡风轻,秋色宜人,我们在长城上看到了彩虹!还有乌鸦和喜鹊在地上争食。孩子们在敌楼之间来回穿梭奔跑,自由得像是随时要飞起来。
走下长城已经五点多,我们奔向岔道城里的住宿点。孩子们一路唱着“居庸险绝天下无……关沟直上四十里”,这趟从南口城出发的关沟徒步,算是走到了终点。
而真正挑战的,还在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