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两点一线早出晚归,回家吃完晚饭手机在手“葛优摊”在沙发上,直到拖着“沉重”的身体洗漱完毕上床睡觉这一天才算完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城市节奏太快还是工作压力太大,感觉风吹草动就容易生病,身体像吹气球一样暴涨20斤。说到这里,请问有多少人的生活跟我描述的差不多呢?
人胖了,体检好多指标都不过关,各个关节零部件儿也开始隐隐的疼疼痛痛了。锻炼身体,势在必行。可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上班族,每天都恨不得早上在床上多赖一会、晚上恨不得新闻多刷几个,早晚想拉出整块的时间来跑步锻炼似乎也不太现实,就更别提那些指望着找个昂贵有效的健身房能督促坚持锻炼的,至少我身边是没有见过一个坚持下来的小伙伴,不知道各位看客你的身边有几个?
跑步,似乎不太适合超重的胖子。容易受伤,也容易磨损关节。但也不能不动,倘若中年都是各种超标,那还能不能安享晚年了?于是,改变,便从每日一万步开始。
我戏谑的跟身边的朋友们说,我先走3个月,如果毫无效果,大家基本可以断定走路是不减肥的。想好就做,从6月份开始,我便每天上下班各一万步,单边正好一个小时、五公里。
无非就是早上早起一点、晚上晚回一点。刚开始走的速度很慢,5公里至少得走一个半小时,慢慢增加速度,一个月后,基本上5公里只用50分钟的时间了。起初不太适应,走完整个人感觉很累,腿很重,天气也热,偶尔也想偷懒。但身体是自己的,上下班是每天的标准动作,所以若非刮风下雨出差办事等特殊情况,我还是坚持在走。那一个月,我天天拿着专门买的智能称早晚称,体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人很失望,也很沮丧。
坚持的,除了每天一万步,还有积极上进的决心。考级、考证是每一个积极向上五好青年的奋斗方向,但是内容枯燥、学习困难、时间有限等又很难坚持。时代节奏越快,仿佛更害怕孤单。无事可做不拿出手机看看,反倒觉得尴尬了。而我正好利用这整块的时间听课,听不懂的再拿出书本有针对性的看,效率也挺高。
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表达几个观点:
第一,人到中年,该锻炼的时候还是应该多运动,为将来老了储存个好一点的底子;
第二,不能为懒惰找借口。除了手机,其实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比如每天一万步;
第三,活到老、学到老。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改善并不太好的现状,不管是运动健身还是继续学习,亦或二者兼有。
第四,有人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就能看出来了。我想说的是,坚持也是一样。刚开始强迫自己去听专业课,就像按着牛头吃肉一样极不情愿。可是每天来去两小时得打发呀,听课是唯一一个能打发时间、还打发的特别快的。只要坚持听了、学了,过了十天半个月,反倒适应了。以为记不住的知识点,多听几次好像理解起来也没那么难了。重点是,虽然在每天的上称数据上变化不大,但是一个月后,就开始半斤半斤的掉秤了。就我这种跟肉肉有30多年感情的情况,居然也在一个半月后少了六七斤。
其实,走习惯了,每天一万步真没有那么难。从今天开始,试着坚持着去做些事,只要坚持的够久,一定会看到你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