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乞丐到一个人家里去乞讨,
那个人给了十块钱,
第二天乞丐又去,
那个人又给了十块钱,
就这样,持续了两年。
两年后的一天,那个人只给了五块钱,
十天后,乞丐终于忍不住问:
“你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只给五块啦?”
男子:“因为我结婚啦。”
乞丐顿时大怒,啪的一巴掌打过去:
“他妈的,你竟然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所谓得寸进尺,就是没有分寸!
没有分寸感的人,很容易把别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没有分寸感的人,更学不会知足。
就像故事的这个乞丐,每天给他十块钱,只要有一天不给或少给,他就会记恨你,这就是没有分寸的人!
1
作家三毛说过:“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能接受男朋友和别的女生喝同一碗胡辣汤吗?
点赞最高的三个回答:
男朋友和胡辣汤都不要了,谢谢。
我能接受男朋友和别的女生同喝一碗孟婆汤。
是他飘了,还是我拿不起刀了!
任何关系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过犹不及!
中国人一直以来讲求“度”。
“满招损,谦受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惠极必伤情深不寿”、“乐极生悲”。
这个“度”就是分寸。
彼此单身的异性好朋友,当然可以无话不谈,随意相处。但一旦一方有了男女朋友,彼此都应该注意方寸,懂得避嫌。这不是疏远,而是成长该有的智慧和界限。异性朋友之间的交往,把握好分寸感,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重
2
我们都喜欢真诚,我们也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经常拿小刀戳你痛处的人可能爱你,但一定不是最好的爱人。
正如周国平所说:“真诚如果不讲对象和分寸,就会沦为笑话”。
朋友聚餐时,那个当众把老公吐槽地一无是处的女人,可能她爱他,但她一定不是最好的爱人。
讲话直接的人,总是说自己心直口快,往小了说,是说话没有分寸,往大了说,就是自私。
情侣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小作怡情,但大作伤情。
3
王梓恒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中说,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别人;
别人的事,只能接受和尊重,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
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
把握不好这个界限,就难免有失分寸。就容易把自己的事依附在别人身上,别人没有回复,就加以指责和记恨。
殊不知,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
也有时候,朋友向我们吐槽自己的伴侣时,朋友需要的仅是你的倾听,而不是点评;是你的陪伴,而不是事后诸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恰如其分地找好自己的位置,把握好自己的分寸。
4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事实上,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做事做到恰到好处,也是人生的一门学问!
一些人之所以能够一路顺风顺水,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一句话,他们能够把握分寸。
1、直爽并不等于言语毫无顾忌
我们说话是要讲究一些技巧的,不要总是把直爽当成口无遮拦的借口,不要总是说:“我这人就是性子直,你别介意啊!”性子直也不能成为当中揭人短处的理由啊!
不分场合,不顾他人的说话,很容易把人家搞的下不来台,势必会遭人嫉恨。
2、见人宜说三分话
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总是无害的。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因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俗话说得好:上帝之所以给人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多听少说。
3、千万不能口无遮拦
不要试图窥探别人的隐私;不能故意渲染和张扬对方的错误;说话留有余地;不能强人所难;说话不能不看时机。
4、很好的话题也要适可而止
即使一个很好的题材,说时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得太长,否则会令人疲倦,若不能引发对方发言,或必须仍由你支撑局面,就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
5、多多读书,忌浅薄无知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浅薄无知、满口粗话的人,所以多读书、多学习,做一个有内涵的人,这对你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
成年人的友谊应该是:彼此不渗透,不求证,不表衷心,以专业收获尊重,以人格取得信任。
伟大的友谊不是事无巨细地参与对方的生活,而是在惺惺相惜中保持和而不同。
所谓好关系,都自带分寸感,
愿都能收获伟大的友谊和最好的爱人。
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位置各自站位,把握好分寸,成为那个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