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住过精神病院的人都感到好奇,这个人为什么会住进精神病院?有过怎样的经历?一般人都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精神病人,即使这个人已经痊愈康复,和正常人毫无差别,但在大众的眼里,住过精神病院似乎都是这个人一生都摆脱不掉的污点。但是,读了美国作家苏珊娜•凯森的《冰箱里的灯》,也许就会对精神病人有不一样的看法,因为“被送到那里很容易”,那是一个与日常世界所平行的世界,一般人可能很容易就溜了进去。
凯森以自己在精神病院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冰箱里的灯》,后小说又被改编为电影《移魂女郎》,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无论是小说和电影,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真实。可以说,这世上被送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极少数,而在被送进精神病院康复后,又能以如此客观的态度来将那段生活写出的人,莫过于凯森。18岁的凯森面对写论文的压力,吞下了50片阿司匹林,在自我解救后,她还是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一住就是一年半。《冰箱里的灯》就是记叙自己如何被送进精神病院、自己的诊断记录、精神病院的病友故事、精神病院的作息生活制度、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以及自己在出院后那段所谓融入正常人圈子的生活状态。
当凯森以一个“精神病人”的视角来写精神病院的生活时,让人会产生一种错觉,到底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精神病?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就正常吗?当精神病院用禁闭室来隔离人,用5分钟一次的探视来监视人,用一对一甚至多人对一人的方式来控制人,试问,就算是一个正常人,能够承受这些比监狱还要苛刻的生活吗?而令人讽刺的是,凯森住到精神病院的原因只是人格障碍,在多年后被踢出精神病手册的一个症状。
虽然凯森在书中对自己入住精神病院持质疑的态度,但仍将此段经历作为自己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片段,是生活中的一段断档时光,时光流逝,抱怨焦躁渐渐平息,那段青春期在精神病院的日子,终究随着时间融化在静谧的岁月中,就如同冰箱里的灯,打开门,灯光会慢慢亮起来。
附作者简介:
苏珊娜·凯森(SusannaKaysen),美国作家,18岁的凯森,只喜欢两件事:写作,谈情说爱。考大学的巨大压力,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实地活着,于是吞下了五十片阿司匹林。她被送往迈克林恩,一处正规而有名的精神病院。多年后,凯森和她的大部分病友都已离开医院,淹没在平凡的凡尘世界里。然而,同任何一个平凡人不同的是,她们在内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冰箱里的灯》便是凯森身在迈克林恩精神病院两年的真实记录。
欢迎关注夏月儿,每周与夏月儿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