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内心的苦闷和深深的绝望是如何纠缠在一起的。
如何在绍兴会馆那昏暗的后院熬过七年。
年轻人是很难回到那个活死人时代。
国民不堪的人性是如何在三百年里升级,定型,乃至发芽。
无耻之徒满街横行,伪君子豪不知耻,弱者哀嚎,饿殍枕藉,四万万人竟无一人睁眼看世界。
麻木,欺压弱者,白日梦,祖宗发达的迷幻,在先生那个时代普通得全都无视。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叙中的控诉,只是他的经历么?
要了解中国的不幸来自何处,得从鲁迅的呐喊开始。呐喊的精髓在那里,从自叙开始。
慢慢来说,一点点了解,我带你们看看那个酸鼻痛心的日子,一起想想那化也化不开的国仇家恨
从鲁迅的药:说开来…
我真为什么这样的人能过得佩服先生对康大叔的暗黑白描,这种纯技术流的写作常人是学不会的。
几个动作,几句言语,写出了这个职业屠夫的内在和外在。
屠夫的职业化语言,没有骨子里地观察是写不了的。
谁不服可以走两步,哪怕你们说都达不到那种效果。
对末世的俗人,康大叔俨然是个上流社会的渣子,极轻蔑的怼花白胡子,极无耻的嘲笑华家父子,极不友好的吼吼驼背五少爷。
我最想抽他的是他毫无心肝的骂着夏家的孩子。
夏家的夏瑜可是整个中国的希望。
康大叔是那个时候最典型的恶棍形态,后世的学人谁也没有再写出这类人的精髓。
只有鲁迅真切的导出了:术不可不慎:的忠告。
杀了中国的希望,还沾沾自喜,再在乱世混几个人血馒头,卖的好价钱。
为什么这样的东西能过得开心,大家想过了吗?
鲁迅想到了,不断想到了,还找到了治疗的方法,是苦口婆心的劝善,是随波逐流的附和,还是夏家孩子的单打独斗?
肯定不是,先生一直希望的是救救孩子,他们这辈人是没有指望了,而是多少个夏家的孩子,要救救,也就是就中国。
无数的康大叔,红眼睛阿义,死掉的华小栓,死去多少都是无所谓的。从先生的药读下去,无所谓引申,无所谓微言大义,全不需要,只是平和的读下去,就可以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为何呢?
夏家孩子坟上的小花,正是鲁迅地过人的才华,不需要发表什么感慨,做过什么结论,只是用小小的借喻,解决了一切。
写的轻,读得重,后人能学会?
多少人学过这手法,谁记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