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买了曹文轩的一套书小说给女儿。不久,女儿说:妈妈,这本《青铜葵花》好看,你看看吧。
好吧。很久没看整本书了,也该好好开始阅读了。
没想到,竟然一口气读完,因为被深深震撼了。
这里是一个纯美的世界,像童话一般,有着一种没有被尘世沾染的,至高无上的美。
间隔干校与大麦地的静静流淌不息的河流,飘荡的小木船,无边的芦苇,金灿灿的葵花田,漫天雪地里洁白的芦花鞋,金色茅草搭成的屋顶,能折射阳光的晶莹的冰项链,成串的荧火虫南瓜花灯,夜里等待的温暖的纸灯笼,勤劳纯朴的人们……
这一切,与我们喧闹的大都市相比,美得不像话。我们这样的油腻中年,看了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乌托邦,一个世外桃源,正因如此,看此书,我们的沾满尘埃的心灵得以清洗,还吸入了很多负离子。
而对于我们涉世未深的孩子,这样的美,应是播种在他们心上,成为他们理想的世界了吧?
除了美的感悟,这本书给予人更大更重要的力量是:人生在世,幸福与苦难紧紧相随。苦难若不能打倒你,你就能使苦难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青铜与葵花一家,便是让苦难开花的魔术师。
2
葵花三岁没有了妈妈,和雕塑家爸爸相依为命,来到干校,可五岁的时候,爸爸又溺水身亡了。从此,她来到了大麦地最穷的人家里,和不会说话的青铜哥哥,开始了苦难又幸福的日子。
苦难是什么?对于青铜葵花他们来说,首先是贫穷,是一时无法改变的现实环境。
贫穷限制了他们的理想,他们没钱上学读书!全家倾尽所有也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怎么办?兄妹俩不是相争而是相让,青铜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妹妹。为了让葵花上学,他在冰天雪地里卖芦花鞋,最近光着脚从雪地走回了家,一双脚冻得通红。葵花上了学以后,把学到的知识都教给哥哥,青铜竟能识字,让人们刮目相看。贫穷没有泯灭他们的理想,而他们却让理想双双开花了。
由于家里穷,点不起灯!怎么办?葵花到小伙伴家借光学习,她是那么小心翼翼委屈自己,去珍惜那点灯光,却仍遭到小伙伴的冷落,但她流着泪却仍借月光做作业。青铜心疼妹妹,竟想办法在夜里去捕捉荧火虫,做成一串的南瓜花灯给妹妹!困苦又一次在兄妹俩手中变成美丽的童话!
葵花当上了主持人,没有好看的衣服!怎么办?妈妈把自己的从不舍得穿的嫁衣改成漂亮的小衣服,葵花的新衣人人称赞。差一条项链就完美了,青铜竟然想到用冰凌为葵花制作项链,用芦竿吹冰凌两腮都麻了,一条独一无二美丽绝伦的冰项链就挂在了葵花的脖子上!
除了贫穷,青铜葵花还要面对强硬的天灾人祸。
青铜因为一次高烧,成了哑巴,葵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苦难并没有因为他们年纪小而放过他们。但正因为都孤独,两个孩子能彼此理解,两颗心紧紧相连,共同对抗人生的厄运。
狂风暴雨毁掉了他们家的草房,两个孩子没有哭泣,还在破房里快乐地捉鱼。为了盖新房子,做最好的茅草屋顶,爸爸和青铜去离家二百多里的海滩租茅草地割金茅草。他们忍受劳累,孤独,思家的痛苦,终于凯旋,盖成了“金屋”。
青铜和葵花去看马戏,为了能在密集的人群中看到表演,青铜找了个好位置,却被坏孩子抢走,并被打伤了。但是青铜却咬牙忍受,一声不吭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肩膀上看戏。
青铜家作为重要债务收入的一片茨菰田,被嘎鱼故意放鸭子毁掉了。被欺负的青铜没有就此屈服,想办法惊吓嘎鱼的鸭子“报仇”。
当他被冤枉偷嘎鱼家的鸭子吃的时候,他没有恶意报复,而是努力寻找证据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煌虫灾害那年,青铜带着葵花挖嫩甜的芦根、抓野鸭,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葵花为了让奶奶有钱看病,独身一人去了外地捡银杏卖钱……
贫穷、人祸、天灾,苦难就像一张张开的大网,始终罩着这一对相亲相爱的兄妹;除了生活中这些众所周知的苦难,他们也有冷暖自知的细碎痛苦,如孤独、委屈、冤枉,分离的痛苦,但是他们用小小的双手,小小的臂膀,忍耐的意志,不畏不惧,不卑不亢的姿态,顶住,熬过去。
他们懂得,只要一家人相亲相爱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
张爱玲说:人生就是一件华美的旗袍爬满了虱子。
我想这过于悲观。青铜葵花告诉我们:捉掉虱子,人生仍是一件华美的旗袍。只要用坚强和乐观缝制,再难的日子也可成干净美观之衣。
3.
曹文轩说: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今天的孩子,用不着为自己的苦难大惊小怪,更不要以为只是从你们这里开始才有苦难与痛苦的。
但不得不承认,今天,面对苦难,不少孩子不仅大惊小怪,而且不堪一击。
已经不想去列举这些年来不断上升的,孩子因受挫而自杀或杀人的令人心惊的数据,但一些印象深刻的例子仍然令人痛心疾首。
还记得那个在机场弑母的的汪佳晶吗?这个已经23岁留学生竟因母亲说交不起他的学费,便对亲母连捅9刀!
还有那个大学生马加爵,因玩扑克时被怀疑出牌作弊而连杀4名舍友;
还有那个因迷恋上网的中学生,因被班主任要求见家长,加上英语老师没有帮忙说情,而是在众人面前提醒他注意个人卫生,他回家路上就自杀了!
去年北京理工大学附中一男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被其父亲没收了手机,后向其父索要手机未果后而跳楼身亡……
这么多年轻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瞬间消失,真是令人悲痛扼腕,遗憾不已。
我们不禁深思,为何几十年前,像青铜和葵花这样的孩子,尚能用他们幼小的双手来与贫穷与苦难搏弈。但是到了物质丰裕的今天,孩子们面对苦难时敢于直面“淋离的鲜血”,却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何况他们“惨淡的人生”不过是啃老不能如愿,玩耍被取笑,当众被批评,学业不理想等等生活的小挫折小插曲。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是家庭?学校?社会?时代?说实话,若要找这些孩子自身以外的因素,很容易,但正如曹文轩所说:“当一个孩子因为某种压力而选择轻生时,我们看到,这个看上去很深刻、很人性化的社会,急急忙忙地、毫不犹豫地从各个方面开始对造成这个孩子悲剧的社会进行检讨,甚至是责。我们从没有看到过有一个人站出来对这个孩子承受苦难的能力进行哪怕一点点的反思。”
如果还像那个在游泳池里滋扰女医生的小学生的家长,孩子被医生丈夫教训之后,却不依不饶大肆恶言骚扰女医生,致女医生不堪承受而自杀……
如果还像某小学老师和同班其他家长认为会引起学生的攀比心理,不利于学生思想教育,把开豪华跑车接送孩子的家长踢出了家长群……
如果还像那个派出所所长,因为他女儿迟到被老师罚站,就把老师关押7小时……
如果我们还对孩子的悲剧一味只找外因,找旁责,那么永远有无数的答案,但却永远阻止不了悲剧的发生。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检讨,不也应包括对这个孩子对苦难的理解与承受能力的培养的检讨吗?”
青铜葵花的爸爸妈妈和奶奶,用他们自身的行动,教会了孩子,如何自食其力,孝顺守责,舍己为亲。他们给孩子的不是金钱,不而是直面苦难,追求快乐的能力。
但愿我们都能让孩子,像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