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9关公¥云长



《关羽》这本书不是关羽的传记,而是在讲关羽是怎么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武将,变成后世的武圣的。这个武圣是什么地位呢?想想对应的文圣是谁,你就懂了。没错,文圣就是孔子。把一个武将奉为神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见,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元代就有一出戏,叫《关云长大破蚩尤》。蚩尤是代表破坏的神,和三皇五帝是一个级别的。关羽是三国时期一个武将,凭什么能和他对决呢?这至少说明,在当时的中国人心目中,关羽已经不只是个历史人物。他是武力和勇气的最高代表,有了成为神的资格。在民间,关羽是最受欢迎的神之一。清代供奉关羽的关帝庙就有4万多座。今天,在很多黑帮题材的香港电影里,也能看到供奉关公的镜头。海外华人也很爱关公,他们远离了中国的土地,而关帝庙也跟着他们来到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因为关羽是最伟大的武将吗?

当然不是。即使在《三国演义》里,关羽也不是最能打的。公认最有战斗力的武将,应该是吕布才对呀!而且,在史书《三国志》里,关羽不仅没那么重要,甚至没那么正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关羽刚愎自用,张飞脾气暴躁,他们的死都是因为性格弱点。他最后还不忘补个刀,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啊。我们中国人往往不太在意这种反差,因为成圣成神的关羽已经深入人心。而在三国故事同样普及的日本和韩国,他们心目中的关羽,还只停留在一个著名武将的层面。所以日韩的研究者反而比中国人更容易感知到,关羽封神是中国特色。

本书的作者渡边义浩就是一位日本学者。他是日本三国学会事务局长、三国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从庞大的文献资料中,理出了关羽封神的脉络,回答了上面提到的这个问题。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还原了历史中真实的关羽,而在于还原了关羽被神化的过程。与其说是关羽创造了历史,不如说是历史创造了关羽,不但创造了关羽,还把中国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义”赋予了关羽。在古代中国,关羽成了“义”的化身。这就是关羽成为信仰的根本原因。而且,这还让关羽对构建中国古代社会的信用体系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个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说。我们为你梳理出了这个过程中的两条主要线索。在历史中,这两条线索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影响的。但是,把它们抽离出来,才能看清楚让关羽成为神的力量到底是什么。第一个线索,是故事的力量,故事赋予他意义。关羽在文学中摆脱了历史的真实,成为了“义”的符号。第二个线索,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把这个符号的意义扩大。关羽摆脱了作为人的真实,成为了“义”这个理念的人格化身。

第一部分

好,下面我们开始讲第一条线索,故事的力量。在古代社会,“义”是儒家的基本伦理,是在血缘之外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核心价值。但是,在《三国志·关羽传》那900多个字里,其实找不到太多能把关羽跟“义”挂钩的内容。刘禅给关羽的封号是壮缪侯,缪是名不副实的意思。这可不是个好的谥号,含有对他失掉荆州的批评。但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这个谥号感到不满意,他把史书中关羽的谥号改成了武庙中的封号忠义侯。这样明目张胆地篡改史实,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乾隆接受不了这个缪字,因为他不认为关羽犯了什么错。在他看来,关羽既忠且义,怎么会有错呢?这应该也是当时中国人心中的普遍感受。这说明,从陈寿到乾隆,人们对关羽的评价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个变化就发生在关羽从历史人物变成小说人物的过程中。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志演义》,三国故事变得越来越丰富。所谓“演义”就是讲史演义,类似今天的评书。后来有人把说书演义的底稿整理成文字,就形成了最初的三国小说。我们说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说他一个人创作出了全部内容,而是说他是最初做整理工作的那个人。后来,有出版商出版了三国小说。一开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版本。最后,清代的毛宗岗父子修订了一个完善的版本。我们今天说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指的就是这个最终定本。

关羽的形象,就在从史实到小说的演变过程中,一点点丰富起来。不过,古人丰富人物形象的方式,跟我们今天的理解不太一样。你看小说电影,肯定不喜欢那种黑白分明的、脸谱化的人物。在很多好的叙事作品里,英雄也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反派也会有不得已的理由。在三国故事的演化中却正好相反,原本真实的历史人物一定是复杂的,行动也不会有那么强的内在一致性。但是,在流传过程中三国的人物形象都是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黑白分明,越来越脸谱化。讲故事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突出人物身上某一个鲜明的特质。曹操疑心病重、诸葛亮神机妙算,而关羽就是讲情义的代表。

随着三国故事的流传,关羽有情有义成了一种共识。讲故事的人就会为此增删或者修改情节,进一步强化这种共识。我们来举个例子。《三国演义》里,曹操俘虏关羽以后,安排关羽和两位嫂子共处一室,这是在试探关羽的人品。而关羽这一夜手捧《春秋》,看到天亮,让曹操心服口服。而关羽一夜不睡,体现的当然是他对刘备有情有义。这个情节在某些版本的三国小说里是没有的,毛宗岗把它加到小说里,还特别强调这个情节重要,就是因为它充分地表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的核心特征——曹操的“奸”和关羽的“义”。曹操爱才,一直想把关羽收为己用。他想关羽把持不住,就没脸再回去找刘备,自然会跟着自己了。而关羽的坚守,也就不只是在男女关系上保持清白,更是在表达忠于汉室,忠于义兄的决心。

人们强化关羽的“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关羽特别适合表现“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人设来看,关羽是蜀汉第一武将。宋代,人们普遍接受了蜀汉正统的观念。这就让关羽成了一个正面英雄。而且,关羽熟读《春秋》,这在武将中是比较少见的。《春秋》是儒家经典。熟读《春秋》,意味着关羽懂得儒家的伦理纲常,也就是“仁义礼”。关羽因此具备了代表儒家思想的基本条件。

从经历来看,历史上,关羽受到曹操和刘备两方势力的赏识。他虽然投降了曹操,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刘备身边。这段“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经历,天然就是描写“义”的剧本。你想想,关羽的选择其实有一些难以解释的地方。比如说,不管最终他是不是回去了,关羽确实是先投降了。在那时候的情境下,相比投降,以身赴死是不是更显忠义呢?因为资料太少,历史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答案。读者心里自然会产生疑问,疑问就会产生悬念。悬念就是讲故事的人可以添油加醋,自由发挥的空间。有点像我们平时说的“填坑”。坑填的好,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也就能放大故事所要表达的东西。

那么,这坑是怎么填的呢?就是用“义”来解释关羽所有的行为,把他的行为合理化。这样,还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些“坑”,让读者在内心感到满足的同时,深刻理解“义”的内涵。

具体来说,小说中强化了关羽投降是要“守护嫂子”这个动机。这样一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就可以解释了。这个处理就是用“义”解释了关羽的行为,消除了读者的疑问。在这期间,曹操的拉拢,还有前面说的秉烛达旦,以及后面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所有这些故事,都是在渲染关羽的忠义。你看,如果没有夹在两个阵营之间的经历,关羽的忠义也就没有展现的空间了。

关于阵营之争,关羽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就是义释曹操。这个情节是小说虚构的。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大胜曹操,诸葛亮派关羽乘胜追击。关羽在华容道埋伏成功,最后却放走了曹操。相信很多人看《三国》,第一次看到这里都会痛心疾首,觉得关羽怎么能错失良机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解释说:诸葛亮认为曹操命不该绝,所以才派关羽去华容道埋伏。但是诸葛亮又不明说,还以军法要挟关羽。这是孔明的狡猾,但也更能凸显出关羽的凛然气概。所以说,故事里写放曹操这个反常的行为,是要表现关羽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这个行为越是反常,越是难以解释,读者理解的时候,情感效果就越强烈,对“义”的表现也就越成功。这就故事的魅力,义释曹操也成了《三国》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如果你熟读《三国》,可能还有会疑问:关羽之前在许田,看到曹操对汉献帝不敬,明明那么坚定地想杀曹操,在华容道又放弃机会。故事这么讲,不是自相矛盾么?毛宗岗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矛盾。他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关羽的处境不同。在许田想杀曹操,他是想为大汉除奸。在华容道放曹操,他是想报曹操之恩。一次是忠奸分明,一次是恩怨分明,所以都是义。你会不会觉得这样解释其实有点牵强?但其实这才是“义”真实的样子。

在中国人心中,“义”这个概念,是非常复杂的。我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有的家长会跟孩子说,放弃现在随便玩的自由,是为了以后更大的自由,这两个“自由”就不是一个意思。实际上,很多核心价值观比如自由、公正、平等,在不同的处境中,都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解释。毛宗岗说关羽杀曹操是义,不杀曹操也是义,也是这个道理。

故事是人理解世界的工具之一。故事的理解方式,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做出解释。口耳相传的口述故事,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在互动中磨合出来的,最终形成的都是最符合普世价值的解释。关羽的故事,刚好给古人提供了解释义、理解义的绝佳素材。在几百年的演化中,就形成了关羽跟义的对应。更好的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还能展现出义的复杂性。关羽就这样成了代表“义”的符号,在三国故事的演化中被不断的强化。关羽这个人物塑造得越成功,文学对“义”的表现也就越成功。

第二部分

好,我刚才和你讲了,从史实到故事,关羽的形象是怎么变化的。接着,我们来讲第二条线索。我会告诉你,这个故事里的关羽又是怎么成为关帝庙里的关公的。也就是,关羽是怎么进入信仰系统,成为一个神的。

清代的文学家袁枚最为今人所知的作品可能是《随园食单》,但是他还有个短篇小说集叫《子不语》,里面讲到了一个成为神之后的关羽的故事。故事里说,有一位王氏经常受丈夫家暴,非常可怜。有一天,她因为太饿偷了邻居的鸡结果被发现了。她害怕丈夫打死他,就冤枉是借住在邻居家的书生马生偷的。马生无处分辨,只好提议去关帝庙请神仙来裁决。到了庙里一求签,结果出来,关帝居然说就是马生偷的。隔了一段时间,马生碰到关帝显灵,就骂他不公正。关帝回答说:你将来是要当官的人,难道不知道办事要分轻重缓急么?如果我说你偷了鸡,你不过就是没地方住。要是我说王氏偷了鸡,她不就得死么?我宁可别人说我不灵,也不能让她去死。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关羽断狱》。故事里,关羽可是一点点身为大将所必须的杀伐决断、赏罚分明的严明作风都没有,倒是充满了人情味。王氏偷东西又诬告别人,搁哪儿去判这个案子,都是她有罪。但是关帝不仅体谅了王氏的不得已,还颠倒是非,让马生顶了罪,可以说一点都不公正。

这就是民间信仰中关帝的样子。他可能不那么是非分明,但你又觉得他的判决似乎符合一种更高的伦理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义”。在这个故事里就是,体现的不是前面说的“忠义”,而是不能见死不救的“仗义”。为了实现“义”,关帝甚至能够在法官的位置上作出自我牺牲。所以,从皇帝官府到民间帮派,大家都想求关羽保护,请他帮忙。这就是关羽经过千年神化形成的公众印象。

需要提醒你一下,关羽神化的进程,跟我们第一个线索讲的故事化进程是同步的,二者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不过在解读中,我们就专注在主线,看看民间和国家两个层面的信仰,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宋朝以前,前世帝王、贤人能才、山神水怪,甚至各种动物,都能成为民间祭祀的对象。不光关羽,三国里的历史人物有不少都封神了。比如刘备、曹操、诸葛亮、荀彧、司马懿等人,都有人祭拜。中国民间信仰有一个特点,叫“惟灵是信”,也就是说只要在传说中灵验,就有人祭拜。那些会让人觉得灵验的神,生命力就会比较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

老百姓觉得关羽“灵”,是因为他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神最初的职责——守护盐池。盐池就是生产盐的地方。关羽出生的地方叫解县,在今天的山西省。解县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盐产地。盐池像农田,很怕自然灾害。人们就会在盐池附近设庙供神,保佑风调雨顺。一开始,关羽只是盐池周围的众神之一,他是守护神。当地人选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是本地的武将。北宋的时候,当地曾经发生过一次洪灾,让盐池受到很大的损害。而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重要的一块。盐业受损,国家财政一度陷入危机。所以八年后盐池修复的时候,举国上下都非常重视。当地人请求加封盐池守护神,宋徽宗就给关羽加封了爵位。这就确立了关羽盐池守护神的地位。

像天灾这种事,肯定是有来有去。一次灾祸过去,老百姓就会认为神灵起了作用,就要大肆祭拜他们觉得显灵的神,给他申请加封,修建塑像庙宇。下次灾祸来的时候,他们还是会选觉得灵验的神来祭拜。而老百姓判断神灵不灵,标准就是这个神的塑像、庙宇大不大,香火旺不旺。其实说白了,就是别人信不信。所以,一个神一旦让老百姓觉得他“灵验”一次,就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他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

我们在开头提到了元代戏曲叫《关云长大破蚩尤》,就是一出给治水大神关羽歌功颂德的民间戏。这说明关羽的信仰已经比较普遍了,而且他的管理范围还更大了,还能帮忙治水。到了万历年间,一位官员到黄河治水的时候,当地人就提出他应该祭拜关羽。但是,这位官员一开始觉得这是迷信,拒绝了。后来,治水工程进展不顺,老百姓不配合,官员不得已祭拜了关羽。传说关羽显灵了,预言了完工的日期。最后,工程果然就在预言的那一天完成了。于是,这个官员上报国家,给关羽修建了庙宇。

后来,他又被派到另一个地方治水。这次他已经懂得怎么在治水工程中,合理利用民众对关羽的信仰了。他告诉当地百姓,关羽托梦给他会来帮助治水。人们相信关羽的力量,也积极配合,于是治水工程就进行得非常顺利。治水成功之后,官员就又申请在当地修建关帝庙。商人和官府都给了他很大支持。你看,官员、民众、商人,依靠关羽信仰齐心合力,完成了治水工程;又齐心合力修建庙宇,把关羽的信仰发扬光大。这就是“义”的力量在起作用。关羽信仰就这样越来越兴旺。

在前面的故事里,赞助关羽修庙的商人是晋商。晋商非常信奉关羽,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关羽也是山西人。而且,晋商就是靠贩盐发家的,关羽一开始守护盐池,后来又帮助治水,一路保护他们,关帝庙也就跟着他们建到全国各地。

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晋商逐渐成了中国社会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呢?国家要发动战争,都要伸手向他们要求提供财政支持。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晋商曾经给了满族政权很大的支持,所以清朝的时候,满族人回报他们,使得晋商的实力空前强大,关羽信仰也随之达到顶峰。这时候关羽的守护范围,就不仅在盐池和水利了,他又成了商业的守护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我们会把关羽当财神祭拜。一旦到了财神这个层次,推动关帝信仰的力量就不只是晋商,而是整个华人的商业力量。商人在前往各地经商的时候,都会祈求关公守护,生意成功之后,就会修建关公庙,祭祀关公。商人有钱,修的庙当然更大,香火当然更旺。关公信仰也就越来越兴旺了。

民间信仰,尤其是晋商的信仰,这是推动关羽信仰越来越兴盛的一股力量。不过,作为神的关羽,要再往上提升一层,也就是变成武圣,还得依靠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力量,就是皇帝。皇帝祭拜武神,一般都是碰到战争。国家层面的武神祭拜,最早是从唐玄宗建的武成庙开始的。不过那个时候,武成庙名将云集,关羽不算出众。在封神之路上,关羽也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战胜了所有竞争对手,成为了中国第一武神。

我们说老百姓信仰关羽是“唯灵则信”,那皇帝为什么要选关羽呢?比关羽能打,比他战功显赫的武将可不少。这跟关羽代表“义”有关。宋代司马光就说过,武将如果有勇而无义,反而是国家的威胁。所以在皇帝看来,义是前提条件,然后才能谈勇。没有义,何来信,没有信又怎么派你上战场呢?所以说,因为有“义”,皇帝觉得关羽是最靠得住的武将。他们就愿意把关羽当作武神祭拜。第一个单独祭拜关羽的皇帝是宋徽宗,他还给关羽封了神号。前面我们说到,宋徽宗因为守护盐池封赐了关羽,这是宋代产生的一种新制度。皇帝通过封赐民间的神,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合作。宋徽宗的封赐,相当于从国家层面上承认了关公信仰。

第二个给关羽重要助攻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个特别敢打破传统的人。他废除了唐玄宗的武成庙,把关羽单独请出来供奉。这就一下子扫清了所有能跟关羽平起平坐的武将。朱元璋推崇关羽是有原因的。当时,民间有很多关羽为他立功的传说。比如说朱元璋跟老对手陈友谅大战,关羽为他从阴间派出了十万人马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关羽都可以说是明代的开国功臣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朱元璋推崇关羽,是他在笼络民心。关羽是忠臣良将,所属的阵营又是正统的蜀汉。他的故事早已经深入人心,在老百姓心里是忠义的代表。而且,随着晋商的壮大,关羽的香火又特别旺盛,早就超过了其他封神的武将。所以关羽这个神,有着正面又强大的号召力。这一点,治水的官员明白,朱元璋当然也明白。

关羽从此平步青云。到了万历朝的时候,边境开始不稳。万历皇帝每次打仗都要祈求关羽保佑。他是越怕越信,在全国大力推行关羽信仰。关羽的封号大大提升了,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关圣帝君”。到了清雍正时期,雍正皇帝下令把把关帝庙全改成武庙,跟供奉孔子的文庙并立。关羽成了中国人最高的信仰。

在关羽神格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关帝信仰在古代社会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各种社会力量组织在一起,共同完成目标。大到战争,小到治水,祭拜关帝这一整套仪式,会形成一种奇妙的场,把各种力量维系住。这个场的能量源就是“义”。

义”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能量呢?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义”是非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产生信任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你也跟我一样信奉关羽,我就会相信你也是像关羽一样凡事都依照“义”来行事,你就是值得信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商人和民间帮派特别信奉关羽。清代的天地会、民国的袍哥,都把关帝当作自己组织内部的最高信仰。这种信仰也由于晋商的关系,成了个中国古代商业社会的底层逻辑。因为不管是民间帮派还是商业社会,他们既没有没有亲缘关系作为纽带,也没有今天的信用体系作为基础。他们怎么建立彼此件信任呢?

于是,“义”就成了“信”的前提。山西商帮的信条就是,义中取利,信誉第一。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有的时候宁可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高尚,而是因为信义就是他们在古代商业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命脉。因为没有信任,治水这样的项目就难以调动资源,经济活动就难以进行,民间帮派也组织不起来。当这种信仰逐渐叠加的时候,就会吸引越来越庞大的人群,所以“义”就成了维系这一切的纽带。而“义”的人格化身关羽,就成了所有处于这样社会关系的人共同信仰的对象。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过程中,“关公”崇拜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三国:)

好,《关羽》这本书我们就讲到这里。关羽从一个三国时期名将,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信仰。这一路借住了很多力量,有故事的力量、民间信仰的力量、商业的力量和皇权的力量等等。这些力量在不同阶段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最终把关公推上了最高的神坛。而关公之所以能调动起这些力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最适合承载中国古代社会的普世价值“义”,最终也成为了“义”的人格化身。

为别人的问题想出最好的解决方法,会比解决自己的问题更容易,这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的商学院教授艾文·博曼的观点。艾文·博曼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自己参与的几项研究。这几项研究想知道,人们为自己或他人做决定的时候,过程中搜索的资讯会更多还是更少?此外,人们是否会因为做决定的对象不同,而改变评估资讯的方式?微信公众号“家族企业杂志”编译了文章内容。

艾文·博曼与其他合作者一共进行了八项研究,参与者超过一千人。研究人员会给这些参与者提供了一些场景,比如找工作或者约会,然后人们根据相关资料为自己或者别人做选择。

结果表明,当人们给自己做选择时,比较看重细节,研究人员称之为“谨慎心态”。这种心态会让人保守、深思熟虑,避免风险。而且,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会去探索和搜集大量选项,每次只考虑很少的选项。而当人们给别人做选择的时候,会检视各种不同的选项。他们会更大胆,采取“冒险心态”,在做选择之前搜集更多的资料。之前也有研究表明,当人们为其他人的问题进行脑力激荡时,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从而产生很多新的想法。

文章说,这个研究结果给我们带来了几个启发。

首先,这说明每个人都需要有个直言不讳的朋友,可以帮我们根据更好的证据来观察和行动。

其次,我们在看自己的问题时,要刻意拉开距离。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就可以当自己的顾问。甚至还可以用另一种更有效的做法,那就是在考虑重要决定时,用第二人称来称呼自己,就好像是你在对别人说话一样。

还有一种拉开距离的技巧,就是假装你要做的是有关别人的决定,并且你要用那个人的观点来看待这件事。比如,你可以用名人的观点,假设是乔布斯要做这样一个决定,他会怎么做。想象别人会怎样处理你的问题,你就有可能无意中帮助了自己。

你好,欢迎来到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我知道我们的很多同学都在股市上小试过牛刀。所以,今天课程开头,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你的钱到底投给了谁吗?

你可能会觉得我这个问题很荒谬,比如我买了中石油股票,买了海尔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尔啊。

如果我告诉你,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里的青岛海尔,也不是电视里的青岛海尔,你会不会大惊失色?

所以,你的钱到底投给了谁,这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搞懂这个问题。搞懂这个问题以后,你对中国资本市场,还有中国企业的治理问题就会比别人心明眼亮。

好了,咱们还是说到中石油吧。你投资的中石油,其实叫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是601857。而你在报纸媒体上天天听到的中石油,大多数时候指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集团。

这两个中间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要记住,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团”是两个独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团控股的公众公司,而中石油集团是国资委控股的国有企业。

那它们中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用一个粗俗、很贴切的比喻你就知道了,集团公司就像母猪,上市公司是猪仔,你买了一个猪仔不等于买了这一窝猪。

金融圈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非整体上市”,就是描述这种“卖猪仔”的现象的。

中国A股市场,大多是属于这种类型,就是集团公司旗下控股着一家或者几家上市公司,还有其它的非上市的成员公司。

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集团公司内部,会形成一个资源配置的平台,叫做“内部融资市场”(internal capital market)。

一、内部融资市场和非整体上市

好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内部融资市场和中国企业的非整体上市中间的关系。

所谓内部(internal),是相对于外部(external)而言的,就是指一个企业内部各个子/分公司(业务部门)通过关联交易,委托贷款等方式,形成一个内部的资金拆借市场。这个模式的形成,其实也是在美国起源的,要回溯到美国六七十年代。

我在前面课程里也跟你讲过,当时很多企业都喜欢搞多元化经营,跨行业进行兼并收购很多企业,所以就形成了一些航空母舰式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控制的企业多了,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内部的融资市场。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学者就对这种内部融资市场的利弊做过分析。支持派认为:集团总部对于各个部门子公司的理解特别充分,所以有利于缓解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促使资金投向那些效率更高的部门或者项目。反对派则认为:这种内部资本市场会进行非生产性的寻租行为,扭曲集团内部的资本配置,而且控股股东有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来掏空上市公司,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而中国的企业集团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的企业集团和“非整体上市”,看上去和美国的很相似,对不对?但其实根源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我们国家九十年代的时候,为了鼓励股市发展而开始的一种金融创新。

当时,我们国家开始发展股市,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约束是什么?没有好企业。当时的国企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不良资产一大堆,而民营企业当时规模很小,实力又很差,所以市场最大的痛点就是——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都很差,难以达到上市的门槛。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条件下,就自然地开始了金融创新——一个公司要上市,它就把所有的优良资产划拨到一个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然后用这个公司去上市。

这就是中国市场上非常独特的一道风景——非整体性上市,即拿一部分,理论上应该是比较好的资产出来上市,然后上面的集团公司,对这个上市公司进行控股。

每次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都想起年少时候看的小说,说上海人好面子,家里要来客人,就赶紧把家里所有值钱的家当都摆在客厅里,然后把其它的房间门关上。

但是你想一下就知道了,实际上这些房间的门都是通的,人、家具,你都可以挪动位置,所以企业集团也是一样。内部的资金自然地可以在各个公司之间流动,进行重新配置。而且,因为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比较好,有影响力,所以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

所以,咱们中国的很多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倾向于利用上市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然后通过分拆、并购的很多方式控制多家公司,有的时候会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族系,比如说复星系、万向系。有了这么一个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后,它的内部就自然地会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次的内部融资市场了。

好了,这就是关于“非整体性上市”和“ 内部融资市场”在中国的情况。

二、凤凰男:中国企业内部融资市场的功与过

那说到这里的时候,你可能很自然地就会问了,这种融资市场是好还是坏,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讲有什么意义呢?

这其实也是一个很难以一言以蔽之的问题。

一方面,你知道中国的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所以这样的集团公司和这种内部融资市场,提供了一种“互保机制”(co-insurance),就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又能够帮助企业迅速地做大做强。

但另一方面你想,这么复杂的内部融资市场,其实就很容易产生集团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转移资产,掏空小股东的道德风险问题。

好了,我们先来看利的一面。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国青年学者,南加州大学的终身教授王永祥,他就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现象。他发现,内部融资市场对于中国的集团企业而言,相当于给企业自制了一个互保机制。这就像一个家族内部,谁家有困难的时候,就从宽裕一点的人家腾挪一点资金渡过难关一样,免得去借高利贷。

集团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非上市子公司之间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互保互助的机制,降低了各个公司的融资成本,也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这一点,其实很少在原来的讨论中被强调。其实我认为,这种融资方式,对中国企业的壮大,确实起到过不小的作用。这就像在穷山沟里的一家人,想尽办法供了一个名牌大学生,也就是俗称的“凤凰男”一样,这个“凤凰男”进城找了好工作,然后把侄儿什么的都带了出来,所以这一家人的命运可能就从此改变了。

当然,“凤凰男”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这种模式也是有很大缺陷的。因为凤凰男的小家庭可能会产生很多分歧,甚至矛盾。企业通过上市公司搭建这么一个平台确实是做大做强了,但是集团公司“掏空(tunneling)”上市公司,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情就屡屡发生。

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事件,叫做“武凤凰事件”。中石化的武汉石化厂控股了一家叫武凤凰的公司(后来改名叫“中国凤凰”)。仔细看报表以后,股东们就发现,这个公司将自己特别赚钱的一套榨油的装备,用800万元的价格租赁给了自己的母公司,根据行业平均水平一算,这一套装备榨油的年利润应该在1亿元以上。

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妥妥地将自己下金蛋的母鸡用一只普通母鸡的价格转让了出去,完全就是“掏空”了,所以肯定是损害了上市公司,特别是这些中小股东的利益。

你在网上再去查一下的话,你会发现,这种大股东内部掏空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类似的问题,从90年代到现在也一直没有得到特别好的解决。

所以,这就再次证明了,“内部融资市场到底是好还是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说到这里的时候,你可能背心里出了一身冷汗:我投的钱到底到哪里去了?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辨识?

其实,我觉得对普通投资者来讲,这个事情也没有那么复杂,分三步:

第一步,做功课。比如说你要投一个企业之前,你总要到官网上稍微查一下,你要投资的这个企业的组织架构,这些信息都是公开信息,只要认识1500个汉字以上的人,大概都能读。

好,那么找到这些信息以后,就是第二步,简单原则。从研究的角度,我很喜欢这种组织架构复杂的企业。但是,从个人投资的角度,我是不喜欢组织架构过于复杂的企业的。

比如说如果网页上的信息,让我都看得云里雾里,基本上我就会放弃掉了。

第三步,看财报。尤其要关注“关联交易”、“委托贷款”这些词语,如果这些关联交易和委托贷款,在集团内部中流通得比较多,我一般就会提起很大的警惕。

这也就回到了第二点,就是为什么我不喜欢结构过于复杂的企业呢?因为它资金的线路太长,不便于理解,而我们知道,“不理解”往往是韭菜被割的序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赋闲 2019.2.8【初四放假】 【文/极地苍狼 图/友】 人生难得几度闲 清塘钓起月半边 浮舟惊散伴游鸭 客...
    极地苍狼_ccaf阅读 216评论 0 0
  • 自我管理践行记录:【践行时间】2019.02.09【践行人员】2组王轶【践行天数】13/90【今日天气】 阴【昨日...
    ea37f8d14c5a阅读 233评论 0 0
  • 今天看一片博文,吐槽了我们中国式的审美能力。且看中国文艺界最高奖项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海报和金马奖海报对比。 四川石窟...
    潘潘郡主阅读 459评论 0 1
  • 俗语讲: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不是君子,但也崇尚这种程度的关系,并为这种清淡关系作努力。 端午节,我与“清粥小菜”朋...
    王一是他姑姑阅读 229评论 0 0
  • 生活要是没让我笑出来、那么只能说我们没读懂生活
    筱喆阅读 2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