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有本杂文集《八十八夜》,五花八门,非常有趣。有天偶然翻到一篇,说“萧红是我的偶像”,还有友人托她去浅水湾寻萧的骨灰等事。咦,萧红,我相信很多人印象中就是鲁迅的学生,五四文艺青年,很革命,很激进那种,仅此而已。李碧华的风格那么缠绵悱恻,诡异精魅的,偶像居然是萧红?
于是专门去找了萧红的传记,她不算美,包子脸,圆眼睛,却很瘦很瘦,她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而跟她的一生分拆不开的萧军、端木蕻良,包括为她作传的骆宾基,东北文坛三老,直到晚年,甚至去世,都对她刻骨铭心。
刘心武说,怎么萧红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他曾写到:“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三位东北籍作家,都深爱同籍的萧红。……萧红1942年2月病逝于香港,享年不过三十一岁。端木和骆宾基一起将骨灰埋葬在了浅水湾丽都花园海滨,不过端木自己准备了一只花瓶,装入了一部分萧红骨灰,后来去埋在了圣提士反女子学校花园凤凰木下。那以后三位男士都分别娶妻生子。我在他们晚年得以接近他们,发现他们家里别的方面差异很大,有一点却绝对相同——萧红的照片,大大小小,出现各处,三位妻子对此绝无意见,子女们也都安然接受。端木1996年去世后,陪伴他年头远超过萧红的妻子钟耀群,还认真执行他的遗嘱,将端木的一半骨灰,拿到香港圣提士反女子学校与萧红‘仙聚’。”
汉学家葛浩文(他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最积极、最有成就的翻译家,翻译过包括老舍、巴金、莫言、苏童、冯骥才、贾平凹、阿来、刘恒、 张洁、王朔,甚至还有春树等人的大量作品),这个美国老头一直迷恋着萧红差不多30年,写过她的传记,译了她的几本小说,说了她半辈子的好话。 又多次去往萧红故乡,踏访萧红生命轨迹所至,到了萧红墓地,简直如同进了圣殿,满心崇敬,一腔爱意。
要不是因为八卦精神,我也不会去翻她的小说,她的故事。
原来我们一直以来忽略了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