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宝清·熹微复盘
【小确幸】
①吃麻辣火锅,导致拉肚子;
②在家休息打扫卫生;
③睡觉早,给家里买餐具。
【唧唧歪歪】
关键词:观察
在没事儿的时候看看哥哥、嫂子、四姨、孩子几个人的表情和动作,也是一种享受,可以发现他们的习惯,还有猜测她们的想法,只要用心+分析,总能猜到点细枝末节的,仔细想想也挺好玩的。
我的反思是:之前看到我推荐如何提高个人的逻辑思考能力,这样观察然后去分析、猜想,然后去证实自己猜想的结果,反复去训练,有机会就训练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原来我一直觉得看的书没有特别大的记忆,都忘记了,今天我明白了,有些知识再自己吸收后隐藏起来了,在需要的时候慢慢的一点点显现出来,也就是文章中经常提到的: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忠于分享】
刻意练习法则,这个法则的核心观点是:不论你在什么行业或领域,专家级水平都是可以逐渐训练出来的。练习者想要达到有效进步,关键是要找到一系列任务,然后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它们,这些小任务必须是练习者正好不会做,但通过学习就可以掌握的。
刻意练习法则如今已被广泛接受,不过也产生了很多误读。很多同类书都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只要有诚心的渴望,下功夫去做,就会有所改善,也就是持续努力就会达到目标。然而在艾利克森看来,这种解读是错的,“投入足够的时间、以正确的方法练习,才能有所进步,别无他法。”
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介绍了刻意练习的5个黄金法则:
第一,你想通过刻意练习去培养的技能,应该已经有专家知道该怎么做,并总结出了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法。
第二,刻意练习只有在你跨出舒适圈之后才会奏效。这需要你不断尝试、突破现阶段的技能水准。你几乎得倾尽全力,所以往往不会太有乐趣。
第三,刻意练习必须要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不能只设定出一个模糊的改善目标。
第四,刻意练习需要“刻意”进行,也就是必须全神贯注,有意识地行动。仅仅遵从专家或教练的指导还不够,需要你专注于练习的具体目标,并适时调整。
第五,刻意练习中也包含意见回馈,根据这些回馈,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这些反馈最初会来自你身边的人,但随着时间和经验累积,你要学会自我监督,察觉到错误后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