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查改”推动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既是作风建设的永恒课题,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唯有以“学”铸魂、以“查”正身、以“改”增效,方能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个角落。

以“一寸光阴不可轻”的勤奋态度“学”,筑牢思想根基。作风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思想上的松懈。学习八项规定精神,不能满足于“读过就算”,而要像海绵吸水般汲取精髓,既要吃透条文背后的政治考量,明白“为什么改”的深层逻辑;也要对照典型案例举一反三,知晓“不能做什么”的行为边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持续学习方能让纪律意识成为本能,让规矩观念融入血脉,从根本上铲除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土壤。

以“知祸知福如形影”的自省魄力“查”,校准行为偏差。作风建设如同逆水行舟,稍不留意便可能偏离航向。查摆问题不能“隔靴搔痒”,而要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查一查是否存在“吃公函”“喝公酒”的隐形变异,看一看是否有“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官僚习气,想一想是否在“小节”上放松了警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唯有以“放大镜”看细节、以“显微镜”查症结,才能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避免“小错”酿成“大过”。

以“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担当精神“改”,务求实干成效。整改不是“纸上谈兵”,而要体现“钉钉子”精神。针对查摆的问题,既要立下“马上就办”的决心,更要拿出“办就办好”的举措,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等问题,要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对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要靶向整治、精简务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整改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满意度上,体现在办事效率提升上,让八项规定精神从“纸上条文”变为“行动自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