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群·凌逍逸】/文
对错,好坏,高下,这类的词语我们评价不同的东西时都会用上,但是,我们有没有日常考量一个问题——那些东西,甚至是人的评价,除了这些用语,还有没有别的评价语言和评价逻辑?
之所以会谈到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和教学部主管一起和一个做传统文化调研的高校社会实践团队交流时,对方成员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同样一本传统文化典籍,这些年来不同人给了不同的注解,可谓种类繁多,这么多的注解里面,怎么去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呢?
以此为起点,聊一聊类似的话题逻辑。
【一句话的注解,对于错,好与坏】
以“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为例,有的人给的注解是“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回顾那些东西”,而还有的人给的注解是“学说/观点/主张被世人所认可、接受、使用”。
大多数人最开始接触到“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的注解应当是前一种,后一种注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表的一篇论文上提出的,做到了自圆其说,所以也被不少人所接受。
只是后来主流选择的仍然是第一种注解。
那请问,能够说第二种注解错了吗?不能吧。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字本来就有多种解释,最重要的是,读这本书的人,所涉足的领域,以及读完书后可能引入的应用领域也是多元的,用一个二元的判断来对应多元的需求场景,恐怕不恰当吧?
所以,类似的东西,与其谈对错,好坏,高下这样的二元标准,不如看其对于特定人特定领域的适用性如何才是更恰当的吧?
【一本书的评价,好书与坏书】
以前给别人推荐书,我说过“某某书好,某某书不好的评价”,同样的,别人给我推荐书时,也用过好与坏作为修饰词来评价书。
最开始我并未去思考这个逻辑背后的东西是否可取,直到我遇见一些对立情况——
有时候我喜欢的书有人会贬低,觉得这本书很渣,同样的,偶尔别人觉得好的书,我也觉得特别渣。
后来我去琢磨,每个人的人生阅历有别,对于问题的看法不同,每本书自带的属性自有与其对应的人会被它吸引,我不喜欢根本不影响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说某本书不好,是不是有点像我喜欢吃萝卜,不喜欢吃青菜,就说青菜不好呢?
不合适吧?所以后来评价书时我更多的用这本书不适合现在的我读。
如果刚刚的论述让你挑出不足之处的话,我再补一个案例——
很多人推荐过《人类简史》这本书,从公共价值体系来评价,说这是好书应该没人反对吧?
但你想想,这书给三岁小孩儿看,他觉得好吗?恐怕也会想,这本书一点都不好吧?
反过来,我们去看三岁小孩儿的书,会不会内心又觉得太low了点呢?
相信说到这里你该明白了吧?书和人谈的应该是匹配,而不是一个人去评价那么多书的好坏,也许我们谈适合与否才更好吧。
【一个人的评价,好人,坏人】
还记得之前有一篇分享提到过这个现象——我们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时,其实并不见得是我们在讨厌这个人本身,而是说这个人的某些言行让我们讨厌。
同样的逻辑,我们说喜欢一个人希望也是谈的对方的言行。
所以,我们在评价别人时,更多的是基于别人言行给我们的反馈而做出的带有时空局限性的评价。
那么,我们惯常用的好人坏人逻辑恐怕也就行不通了吧?毕竟,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的部分言行而已,而且因为每个人经历不同,对于同样的言行,由于标准不同,结果也自然不同咯?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的场景需要去“评价”,希望我们都知道,二元思维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评价体系值得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