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概括起来,一种是被动的形式,表现你想到的和你做到的,都是你应该的,而我想到你未想到或者做到的,则是你的缺失和错误。一种方式是主动式表现为我想要且你能做到而未想到或者未做到的,我想法引导你去做。
工作中,第一种被动式的形式,多见于领导对下属的关系,领导一般都比较忙,需要下属去适应领导的思维和习惯,一种职员,情商高、能力强,领悟领导意图的能力超群,凡事都能想到领导前头、做到领导前头,虽然做的可能不多,但都坐在点子上了,这样的下属领导就非常喜欢;相对应的,情商不是很高的职员,只知埋头做事,本职工作尽职尽责,领导安排的工作也能很好的完成,但这些在领导看来,却都是分内工作,都是应该干的,这种职员往往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出力不讨好。当然,脚踏实地和投机取巧的工作方式也各有利弊。这种职场关系,只能看我们各自所需,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换个领导。
生活中,夫妻关系中,也常常会因为夫妻一方秉持这种思想,因为夫妻是平等的关系,一旦一方秉持这种思想,常常会使生活变得不和谐。
而另一种方式,其实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实现,为了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采取适当的方法,主动引导身边的人与自己一起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用这种思维模式指导自己的实践,常常会在解决面临的问题的同时,使人际关系融洽。
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读初中时,我们班主任老师经常要求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打扫楼道、教师办公室等这些公共区域,打扫完之后,班主任会在班上当众表扬。我当时不理解,认为他们又不是自愿和主动的,有什么可以表扬的呢?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理解了,人家即使不情愿,最终是做了,又不是被枪架脑门上逼着做的,只要是最终做了,也算是愿意做的,最终也形成了打扫完卫生的结果,这当然值得被表扬,这样,班主任的意图实现了,平时经常被批评的同学们也得到了认可和表扬,心里也都美滋滋的,实现了多赢。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必要和有益的,这样既利己也利他,其乐融融。